第四节建设工程项目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一、工业建筑设计的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一)工业厂区总平面设计方案的技术经济指标
建筑密度指标是指厂区内建筑物、构筑物、各种堆场的占地面积之和与厂区占地面积之比,它是工业建筑总平面团}中比较重要的技术经济指标,反映总平面设计中,用地是否合理紧凑。其表达式为:
土地利用系数指厂区的建筑物、构筑物、各种堆场、铁路、道路、管线等的占地面积之和与厂区占地面积之比,它比建筑密度更能全面反映厂区用地是否经济合理的情况。其表达式为:
(二)单项工业建筑设计方案的技术经济指标
单项工业建筑设计方案的技术经济指标除占地(用地)面积、建筑面积、建筑体积指标外,还考虑以下指标:
(1)生产面积、辅助面积和服务面积之比;
(2)单位设备占用面积;
(3)平均每个工人占用的生产面积。
二、居住建筑设计方案的技术经济指标
(一)适用性指标
( K )
( Kl )
使用面积也称作有效面积。它等于居住面积加上辅助面积。辅助面积系数 K1,一般在 2在20~27%之间。
( K2 )
结构面积系数,反映结构面积与建筑面积之比,一般在 20 %左右。
( K’)
建筑周长系数,反映建筑物外墙周长与建筑占地面积之比。
主要以自然通风组织的通畅程度为准。评价时以通风路线短直、通风流畅为佳;对角通风次之;路线曲折、通风受阻为差。
根据建筑外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指标来评价。
居住建筑的采光面积,应保证居室有适宜的阳光和照度。采光面过小,不仅不符合卫生要求,而且视觉、感觉上也感到不适;但若窗口面积过大,对隔声、隔热、保温也是不利的。
(二)经济性指标
期指工程从开工到竣工的全部日历天数。评价工期应以法定的定额工期(或计算工期)为标准。
l 工程总造价(万元)
l 每平方米建筑面积造价(元/m2)
l 每平方米居住面积造价(元/m2)
l 平均每户造价,公式为:平均每户造价=工程总造价÷总户数(元/户)
l 平均每人造价,公式为:平均每人造价=工程总造价÷总居住人数(元/人)
l 一次性投资:是指为发展某一建筑体系而必须设置的制造厂、生产线及专用生产设备、施工设备所需的基建投资。
指用于建设工程中的主要材料(如钢材、木材、水泥、普通砖等)的总消耗量及单方耗用量。
其他材料耗用量指用于建设工程中的其他材料(如平板玻璃、卫生陶瓷、沥青、装饰材料等)的消耗数量。
劳动耗用量指工程建设过程中直接耗用的各工种劳动量之和。
土地占用量指建筑红线范围内的占用面积。
(三)使用阶段评价指标
经常使用费是指建筑物投人使用后每年所支出的费用。如维修费、折旧费等费用。
能源耗用量指建筑物用于采暖、电梯等方面能源的耗用量。
使用年限是指建筑物从投人使用到报废的全部日历天数。
三、公共建筑设计方案的技术经济指标
(一)适用性指标
教学楼、办公楼等按人数计算建筑面积;体育馆、影剧院、餐馆等按座位计算;旅馆、医院等按床位计算。
公共建筑中的使用面积包括主要使用房间面积(如教室、实验室、病房、营业厅、观众厅等的面积)和辅助房间面积(如厕所、储藏室、电气和设备用房的面积)。
使用部分面积一使用房间面积+辅助房间面积,平面系数越大,说明方案的平面有效利用率越高。
辅助面积系数小,则方案在辅助面积上的浪费少,也说明方案的平面有效利用率高。
结构面积系数越小,说明有效使用面积增加,这是评价采用新材料、新结构的重要指标。
(二)经济性指标
反映建设期经济性的指标主要有:工程工期、工程造价、单位造价、主要工程材料耗用量、劳动消耗量等指标。
反映使用期内经济性的指标主要有:土地占用量、年度经常使用费、能源耗用量等指标。
l 对于生产性项目可采用内部投资收益率、投资回收期等指标;
l 对于非生产性项目可采用效益费用比的指标。
四、居住小区设计方案的技术经济指标
居住小区设计方案的技术经济指标,核心问题是提高土地的利用率、降低造价。
(一)居住区用地
建设工程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