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州市2010年中考语文试卷分析
靖江市孤山初级中学陈宏
QQ:109885826 E-mail: 109885826@
有志者事竟成
(2010年7月)
2009年中考语文试卷
江苏省泰州市2010年
中考语文试卷分析
2010年中考语文试卷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10分)
一、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请选出(每小题2分)
,注音全部正确的是
(dú) 虬干(qiú) 冗杂(rǒng) 诘责(jí)
(zhù)蓦然(mò) 山岚(lán) 阔绰(chuò)
(wǎng)驯良(xùn) 挑衅(tiāo)恻隐(cè)
(juàn)栈桥(zàn)粗犷(guǎng)濒危(bīn)
1.(2分)B
2010年中考语文试卷
A.“行啊!”妈妈开心地说:“等到放暑假了,我一定会带你去参观世博园。”
、新医药、新材料、节能环保、软件和物联网等六大新兴产业。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岛法》于2010年3月1日起施行。
,是由于没有成熟技术的保障呢,还是由于缺乏风险忧患意识呢?
2.(2分)A
2010年中考语文试卷
,加点的成语使用有错误的是
,社会各界都不约而同地发出了“读一本好书”的倡议。
,自觉选择低碳生活方式,是每一位中学生责无旁贷的责任。
,公路平坦通畅,河流重现清澈,这些是我市推进新农村建设以来呈现出的新景象。
,在泰州老街、桃园、望海楼等景区内,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民俗表演让人们流连忘返。
3.(2分)B
2010年中考语文试卷
(心情) 策之不以其道(鞭打,驱使) 先帝不以臣卑鄙(道德低下)
(完全) 去国怀乡(祖国)乡为身死而不受(同“向”,从前)
(间或) 凄神寒骨(使……感到寒冷)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类推)
,乃去(才) 以啮人,无御之者(如果) 夫战,勇气也(男子汉大丈夫)
4.(2分)C
2010年中考语文试卷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140分)
二、按要求答题(共30分)
,找出并改正在田字格里。(4分,书写工整、规范、美观)
(1)竣工(2)急不瑕择(3)才疏学浅(4)司空见惯
(5)端详(6)眼花缭乱(7)中西合壁(8)离经叛道
(9)锤练(10)物竞天择(11)鞠躬尽瘁(12)诩诩如生
6.(4分)暇璧炼栩
2010年中考语文试卷
。(10分,前六题每题1分,后两题每题2分)
①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②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③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④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⑤天上的明星现了,好像是点着无数的街灯。
⑥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⑦杜甫在《春望》中表达思亲人、盼音讯心情的名句是: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⑧古代诗词中不乏描写农村的作品,请你写出与农村有关的古诗词(连续两句)。
例:《悯农》、《观刈麦》、《游山西村》、《西江月(明月别枝惊鹊)》等诗词
2010年中考语文试卷
三、阅读、专题与语文实践活动(共68分)
(一)阅读下面一首诗歌,完成7-10题。(12分)
柄柄芰①荷枯,叶叶梧桐坠。
蛩②吟腐草中,雁落平沙地。
细雨湿枫林,霜重寒天气。
不是路行人,怎谙秋滋味。
【注】
这是宋江兄弟逃离宋家庄时(四更之后),作者安插在小说中的一首诗。
①芰:jì,古书上指菱。
②蛩:qióng,这里指蟋蟀。
2010年中考语文试卷
(2分)
示例:只见一支支枯败的菱梗、荷柄在瑟瑟秋风中颤栗,遍地是片片枯黄的梧桐落叶。(要运用一定的描写手法,仅单纯直译得1分)(2分)
:1分
蛩吟腐草中,雁落平沙地。
,请你品味“秋滋味”的内涵。(3分)
一方面是指秋天的衰败、萧瑟等况味;另一方面也指宋江此时凄凉苦涩(有家不能归的无奈、前途未卜的茫然)的心情。诗歌也寄寓了作者对宋江命运的同情和前途的担忧(每点1分,答出其中的两点即可得3分)。
777-泰州市2010年中考语文试卷分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