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一起制定常规,并由老师和同伴一
起来做常规的监督人,幼儿才能自觉地遵守常规。只有被幼儿认定为合理的规则,并感
受到规则带给自己学习与生活的便利,才能帮助幼儿建立起秩序,幼儿才能主动遵守并
维护秩序,如:不干扰别人;一个接着一个走;玩具大家玩、轮流玩等等,当幼儿对外部
环境建立了秩序感的时候,心灵内部的秩序感也会相应地建立起来,幼儿就从"他律"走
向了"自律" ,才能在班级里享受到自由自主,才能活泼地生活、学习。
、三 时间秩序——环节明确 持续有效
时间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它要求秩序具有一定的持续性、稳定性。幼儿园的一日活
动安排往往是由园长室根据上级有关部门的要求和幼儿园所处地域的实际情况制定的,
班级管理时要求我们严格执行此安排。
,帮助幼儿建立时间秩序
幼儿园一日活动时间安排落实到班级管理中,要让幼儿明确早上来开展什么活动,
接下来是什么活动等,只有让他们知道了,他们才会主动去感知它的存在,才能熟悉此
活动安排顺序,并进而内化为时间秩序。我们常安排幼儿来园时做桌面游戏,然后是晨
锻、牛奶点心、蒙氏工作、集体活动等,往往用"下面我们要做××"来告诉幼儿下一环
节的活动,并和幼儿一起期待着下一活动的开展。时间一长,幼儿会主动从物质、精神
方面做好下一活动的准备。如喝完牛奶后,幼儿自觉把椅子分散到蒙氏工作的各个小桌
子边,然后一边走线一边等待其余小朋友喝牛奶,等大家都来到线上后就安心等待老师。
,帮助幼儿巩固时间秩序
秩序的建立对幼儿来说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幼儿园一日活动安排需要我们老师持之
以恒,坚持不懈地执行,长时间的坚持,让幼儿始终感觉到这个秩序的存在,才能内化
为幼儿的内在秩序,一旦建立了这个时间秩序后他们就会自主加入到班级管理中来,过
渡环节中无须教师多做作解释、多提醒,他们就会自觉知道、自觉去做。如第二学期开学的第一天我们以常规练习为主,因此,园部没播放晨锻音乐,但在 8:20 时,蒙就来
提醒我了,"王老师,晨锻时间到了,我们去楼上玩吧!"于是,幼儿都来围着我了,很
快我们就开着"小火车"到了楼顶上。这一切是那么自然,时间秩序一经形成就成了幼儿
的内在秩序,轻易不能改变,活动安排如果朝令夕改,会让幼儿无所适从的。
四、 空间秩序——因地制宜 利于活动
所谓空间,在班级里很大程度上指的是活动室里物品摆放所形成的空间,相对时间
而言,空间秩序就属于静态的范畴了,它要求我们把物品放在一定的位置,有条理、有
规则、不紊乱,从而表现出活动室空间结构的恒定性和一致性。班级物品摆放得当,能
给幼儿一个整齐有序的环境,有利于幼儿的生活和活动,有利于幼儿的成长,同时也方
便教师的使用。
1. 物品摆放高度与幼儿身高匹配
我们在摆放物品时注意位置和高度恰当好处, 需要幼儿自己取放的玩具、游戏材料
和其他学习用品与幼儿的身高相匹配,并且放在幼儿的视线范围内、安全的地方。我们
班所有幼儿需要用到的材料都有专门的材料柜,材料柜的高度是经过设计人员根据幼儿
的身高特意订做的,确保幼儿取放方便。
2. 根据各区域的特点因地制宜摆放材料柜
我们在充分考虑各区域特点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地来摆放各个材料,利于幼儿的自主
活动,以减少混乱。例如生活区选在靠近水源的入门处,以方便幼儿取水;科学区放在
通走廊的另一个门口,既充分利用了自然角资源,又延伸出足够的空间;感官区是小班
幼儿最感兴趣的活动区角,需要的空间最大,我们就把它设置在活动室的中间,幼儿可
以围绕着材料柜活动,有足够大的场地;数学区按照蒙氏教育精神选择在离感官区最近
的地方,这样许多工作由感官区延伸到了数学区;靠窗的角落我们设置的是语文区,这
里有阳光,有角落,又比较安静,并用一些遮挡物为幼儿留出个人空间,温馨、舒适,
适合幼儿来阅读与交流。
我们的材料非常干净,晶莹剔透,精致美观,幼儿于无形中
幼儿园班级管理培训心得3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