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源县实验小学有效教学框架
年级:三年级 学科:数学 设计人:商学兰
第 七单元: 第 3 课时
课题:两位数乘两位数
教材分析: 以美丽的街景为题材,展现了“美丽的街灯”,体现了城市的繁沂源县实验小学有效教学框架
年级:三年级 学科:数学 设计人:商学兰
第 七单元: 第 3 课时
课题:两位数乘两位数
教材分析: 以美丽的街景为题材,展现了“美丽的街灯”,体现了城市的繁荣,家乡的美丽,借此激发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兴趣,吸引学生主动地投入到解决问题的探索活动中来。
学情分析: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是学习三位数乘两位数及小数乘法等内容的基础。引导学生在解地决具体问题的情境中,理解算理,掌握计算。
学习目标
1、经历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计算方法的过程,会笔算不进位的两位数乘两位数。
2、在具体情景中,通过小组合作交流,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比较各种方法的优点和不足,进一步发展数学思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经历探索算法的过程中,初步培养独立思考和探索问题的意识并有成功的体验。
重点
难点
学会整十数乘整十数和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口算。
2、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比较各种方法的优点和不足,进一步发展数学思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前置性作业设计
仔细阅读课本71页
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我的解答方法:
教学板块
个性修改
沂源县实验小学有效教学框架
一、导入新课
上一节课我们观看了市府门前美丽的街景,提出了许多的问题,并且还估算了这条街上灯的数量。这节课我们继续去解决一些问题,不仅要估一估,更要认真地去算一算。
再次让学生明白周长的意义
组内交流,初步完善
(一)教学第3个红点,探究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
1、出示问题:这条街上一共有多少盏灯?
谈话引导: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哪些信息?应该用什么方法解决?
(学生观看情境图,回顾其中所需的信息,并口答出算式。)
2、估算:结果是多少?
3、探究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
(1)独立思考,尝试解决问题。(学生用自己的方法去解决23×12=?注意帮助有困难的学生。)
(2)小组交流、整理。
(3)以小组为单位,全班汇报,再汇总不同算法。学生的算法可能有:
算法一:23×10=230 23×2=46 230+46=276
算法二:12×20=240 12×3=36 240+36=276
也有的学生可能会用竖式计算。
重点引导笔算的方法。
谈话引导:刚才大家利用自己的方法算出了23×12的准确结果,但大家用的方法仍然是口算。你能不能利用以前所学的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竖式计算的方法,来研究一下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呢?
(1)提问:我们再来看看23×12这个乘法的竖式。你能说说每一步的意思吗?(学生进行讨论,然后全班交流。)
(2)根据学生回答,出示每一步竖式表示的意义。
沂源县实验小学有效教学框架
(3)设问:是不是每一道两位数乘两位数都可以用竖式计算呢?计算时你认为应该注意些什么?(体会竖式计算的优点:简便,正确;
两位数乘两位数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