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 新文化运动
第1页,共30页。
辛亥革命后,两位西方来的“先生”
在思想文化领域里起着越来越重要的
作用,你知道他俩是谁吗?
第2页,共30页。
袁世凯篡权后,极力复辟帝制。想一想,他尊孔复古与复辟帝制第12课 新文化运动
第1页,共30页。
辛亥革命后,两位西方来的“先生”
在思想文化领域里起着越来越重要的
作用,你知道他俩是谁吗?
第2页,共30页。
袁世凯篡权后,极力复辟帝制。想一想,他尊孔复古与复辟帝制有什么联系?
袁世凯在天坛祭天
第3页,共30页。
一、《新青年》与新文化阵营
袁世凯下令“尊孔读经”,声称“孔子之道”是立等思想。
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发表《敬告青年》一文。
第4页,共30页。
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
第5页,共30页。
从第二卷开始,《青年杂志》改名为《新青年》,1917年《新青年》编辑部迁往北京。
第6页,共30页。
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
《敬告青年》一文中提出了什么重要的思想观点?
第7页,共30页。
陈独秀在《敬告青年》一文中还向青年提出六点希望:
一、自主的而非奴隶的;二、进步的而非保守的;三、进取的而非隐退的;四、世界的而非锁国的;五、实利的而非虚文的;六、科学的而非想象的。
青年如初春,如朝日,如百卉之萌动,如利刃之新发于硎,人生最可宝贵之时期也。青年之于社会,犹新鲜活泼细胞之在人身。
——《敬告青年》
第8页,共30页。
:民主、科学
1917年,陈独秀任北大文科学长,《新青年》编辑部迁到北京,形成了以《新青年》为核心的新文化阵营。
蔡元培
1917年初,蔡元培就任北京大学校长后,提倡学术上“兼容并包”,聘请一批具有新思想的学者来校执教。北大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中心。
第9页,共30页。
北大的教授们
1917年底,北大文、理、法三科分别成立了研究所。
第10页,共30页。
不同思想流派的知识分子展开学术争鸣。
第11页,共30页。
二、民主与科学
,反对专制,提倡科学,反对愚昧
Democracy
Science
民主
科学
第12页,共30页。
民主
科学
Democracy
Science
(德先生) (赛先生)
“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黑暗。”
——陈独秀《新青年》
西方近代科学
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和民主制度
第13页,共30页。
民 主
指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和民主制度,要求以民主政治反对专制和独裁,建立名副其实的民主共和国。
吾国欲图世界的生存,必弃数千年相传之官僚的专制的个人政治,而易以自由的自治的国民政治。
——陈独秀
民与君不两立,自由与专制不并存,是故君主生则国民死,专制活则自由亡。
——李大钊
第14页,共30页。
科 学
指西方近代科学,提倡以科学的精神、态度和方法对待传统观念和社会问题信。
我们物质生活上需要科学,自不待言;就是精神生活离开科学也很危险。
——陈独秀
科学能教道理明白,能教人思路清楚。
——鲁迅
第15页,共30页。
现在你认识了德先生与赛先生了吧?对他们二位先生你有什么看法?今天,他们二位还是你的先生吗?为什么?
第16页,共30页。
,反对旧道德
旧道德:指孔子学说为代表的儒家传统道德。其核心内容是三纲五常(三纲指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通常指仁、义、礼、智、信)。历代统治者以此来束缚人们的思想。
新道德:指男女平等、个性解放等
第17页,共30页。
(1)斗阵锋芒:传统礼教和孔孟儒学
(2)口号:“打倒孔家店”
孔子像
愚之信仰共和,必排孔教。
——陈独秀
孔子是“历代专制之护符”。
——李大钊
新文化运动为什么要把斗争锋芒指向孔孟之道?
第18页,共30页。
想一想
“孔家店”指的是什么?
以孔子为代表的封建儒家思想与道德体系
孔子是历代专制的护身符
打倒孔家店
民主、自由、平等
第19页,共30页。
三、文学革命
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胡适、陈独秀、鲁迅。
第20页,共30页。
1917年1月,胡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议
《新文化运动》教学课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