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6 遥感影像目视解译与制图.pdf


文档分类:建筑/环境 | 页数:约8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8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8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第 6 章遥感影像目视解译与制图

目视解译原理

一、解译的定义
根据地物的成像规律,在遥感影像上识别出它的性质和数量指标的过程,称
为遥感影像的解译,也称为判读。
分:目视解译和计算机解译
二、解译标志
遥感影像上不同地物有其不同的影像特征,这些特征是解译时识别各种地物
的依据,这种依据就叫做遥感影像的解译标志。也叫做识别特征。
直接解译标志如色调、颜色、阴影、形状、大小、纹理、图形
间接解译标志如相关位置、相互关系

1、形状:指目标物在影像上所呈现的特殊形状,在遥感影像上能看到的是目标
物的顶部或平面形状。例如飞机场、盐田、工厂等都可以通过其形状判读出其功
能。地物在影像上的形状受空间分辨率、比例尺、投影性质等的影响。
2、大小:指地物形状,面积或体积在影像上的尺寸。地物影像的大小取决于比
例尺,根据比例尺,可以计算影像上的地物在实地的大小。对于形状相似而难于
判别的两种物体,可以根据大小标志加以区别,如在航片上判别单轨与双轨铁路。
3、颜色:指彩色图像上色别和色阶,如同黑白影像上的色调,它也是地物电磁
辐射能量大小的综合反映,用彩色摄影方法获得真彩色影像,地物颜色与天然彩
色一致;用光学合成方法获得的假彩色影像;根据需要可以突出某些地物,更便
于识别特定目标。
4、色调:指影像上黑白深浅的程度,是地物电磁辐射能量大小或地物波谱特征
的综合反映。色调用灰阶(灰度)表示,同一地物在不同
波段的图像上会有很大差别;同一波段的影像上,由于成像时间和季节的差异,
即使同一地区同一地物的色调也会不同。
5、阴影:指影像上目标物,因阻挡阳光直射而出现的影子,包括本影和落影。
阴影的长度、形状和方向受到太阳高度角、地形起伏、阳光照射方向、目标所处
的地理位置等多种影响,阴影可使地物有立体感,有利于地貌的判读。根据阴影
的形状、长度可判断地物的类型和量算其高度。
6、纹理:也叫影像结构,是指与色调配合看上去平滑或粗糙的纹理的粗细程度,
即图像上目标物表面的质感。草场及牧场看上去平滑,成材的老树林看上去很粗
糙。海滩的纹理能反映沙粒结构的粗细,沙漠中的纹理可表现沙丘的形状以及主
要风系的风向。
7、图形:目标物的有规律的组合排列而形成的图形,它可反映各种人造地物和
天然地物的特征,如农田的垄、果树林排列整齐的树冠等,各种水系类型、植被
类型、耕地类型等也都有其独特的图型结构。
8、相关位置:指多个目标物之间的空间配置。地面上的地物与地物之间相互有
一定的依存关系,因而它是判断地物属性的重要间接标志。例如学校离不开操场,
灰窑和采石场的存在可说明是石灰岩地区。某些植物专门生长在沼泽地、沙地和
戈壁上。人们喜欢在低洼处种荔枝;在屋前屋后种风水林——竹子、阔叶树等。
通过地物间的密切关系或相互依存关系的分析,可从已知地物证实另一种地物的
存在及其属性和规模,这是一种逻辑推理判读地物的方法,在遥感解译中有着重
要的意义。
对某一地物进行判读时,尽可能多用各种标志综合判断,同时尽可能借助立
体镜进行观察。国内外对航空象片的判读技术已经很成熟。如:一般地物的判读:
河流,包括河流宽度、流向、流速,道路,居民点,农田和侵蚀沟

6 遥感影像目视解译与制图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8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xwhan100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5-01-30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