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唐杜甫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
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
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主题:表现杜甫关心社会、兼济天下的情怀。)
练习一:
①、第一段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茅屋为雨所破的无奈和伤感)
②、怎样理解“长夜沾湿何由彻”这句话?(慨叹生活的困窘和无奈,只希望能早点天亮)
③、你认为此诗之所一能震撼读者的心灵,除了诗歌本身的艺术魅力以外最重要的是什么原因?(诗人忘我的精神,博大的胸襟,情真意切,感人至深)
④、这首诗运用了描写、叙事、抒情,请各找一例。
⑤、思考:“归来倚杖自叹息”中,诗人在叹息什么?
⑥、“自经丧乱少睡眠”中的“丧乱”是指历史上的什么事件?我们学过的哪些诗歌反映了这个事件?
⑦、杜甫的诗歌被成为“诗史”,有人说,本文只是在写自己的境遇,你对此有何看法?
⑧、本诗的主旨是什么?
练习二:
1、美词评点:“洒”
( 形象的描绘出风卷茅草、飞过溪流,然后向对岸的郊原纷分下坠的情形。
庇照应上文的“漏寒”,也照应上文的“冷”)
2、美句赏析:
(1)名句“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理想战胜了现实,意志战胜了叹息。表现了一种饱览民生饥苦,体察人间冷暖的济世情怀,这是杜甫关心社会、兼济天下的情怀,这是诗人忘我为人的精神的体现。)
(2)美句:“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所蕴含的一个成语是(邻人相暴,对
门相盗。)
3、写法品评。(本文所用的主要表现方法是描写、议论、抒情、相结合。)
练习三:
、叙事、抒情,请各找出一个例句。
:对“归来倚杖自叹息”这句话,你认为诗人叹息什么?
“自经丧乱少睡眠”,这里的“丧乱”是指历史上的什么事件?咱们还学过哪首
诗歌也是反映这个事件的? ,并作简单赏析。
【答案提示】1描写: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叙事: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 抒情: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2一叹自己之苦,茅屋被吹破,接下来的日子怎么过呢;二叹周围的人苦——还有很多像自己一样穷苦的人;三叹战乱给人民造成的痛苦。 3安史之乱 杜甫的《石壕吏》 4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作者由自己联想到他人,表现了他忧国忧民的情思。
练习四:
1、反复诵读全诗,你认为让诗人发出“安的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这一呐喊的原因是什么?
2、本诗是传诵千古的名篇,依你之见,他的卓著之处表现在那些地方呢?(不少于两点)
(参考答案):
1、战乱频繁造成的“四海困穷”的现实。
2、(1)自己是寒士,却推己及人、舍己为人;(2)国破家亡的时局中忧国忧民的社会责任感;(3
中考诗歌赏析 唐朝2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