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庭湖湿地保护调查
调查时间:2014年8月30日
调查地点:岳阳市
调查方式:网上调查
调查人:秦振洋
调查目的:近年来,洞庭湖湿地生态系统退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生态服务功能 降低,长江流域生态安全面临严重威胁,区域经济发展受到游沿江地区的防洪安全和江湖水域生态系统 的总体平衡。因此,洞庭湖的生态安全保障作用无可替代,它的安危被称为湖南的生命 线。
3、 是重要的商品粮和渔业生产基地。占全省土地总面积15%的洞庭湖区有人口 1008万,粮田1000万亩,粮食、油料和棉花等产量分别占全省的35%、50%和86%, 国民生产总产值约占全省的30%。洞庭湖湿地经济价值总量巨大,是全国九大农产品商 品生产基地之一,在湖南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她还承担长 江经济带中联接东西的重要角色,具有重要经济区的连带功能,可促进相关地区,特别 是其西部欠发达地区经济的发展。
四、 洞庭湖湿地保护成效
为加强对洞庭湖湿地生态系统的保护,自八十年代以来,湖南省在洞庭湖区分别建 立了东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南洞庭湖省级自然保护区、西洞庭湖省级自然保护区 和横岭湖省级自然保护区等4个自然保护区,它们基本涵盖了洞庭湖大部分湿地区域。 保护区的建立对洞庭湖湿地生态系统的保护,对促进湿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发挥了重要作
用。
为保护和合理利用洞庭湖湿地资源,拯救濒危物种,维护湿地生态系统的稳定和生 物多样性,在国家林业局和省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从上个世纪80年代起,我们采取了一 系列措施对洞庭湖湿地进行了有效地保护。
一是广泛开展宣传教育,增强全民湿地保护意识。在“爱鸟周”、“世界湿地日” 等重点时期开展了一系列宣传教育活动,并在长沙和西洞庭湖投资近500万元建立了两 处湿地宣教中心。
二是建立自然保护区和完善湿地保护管理机构,先后划建了东洞庭湖、南洞庭湖、 西洞庭湖和横岭湖等4处以湿地、水禽为主要保护对象的国家级和省级自然保护区,成 立了专门管理机构,保护区总面积达3360平方公里。分别在省林业科学研究院、益阳 南洞庭湖自然保护区建立了湿地研究中心和湿地监测中心。
三是开展了以洞庭湖为重点的全省湿地资源调查和科学研究,科学有效保护湿地资 源。从1997年到2001年投入1200万元完成全省湿地资源的外业调查工作,建立了湿地 资源数据库。先后编制了《湖南省湿地保护工程总体规划》、《洞庭湖“4350”工程湿 地恢复工程规划》、《洞庭湖湿地保护工程规划》、《南洞庭湖湿地恢复工程总体规划》和 《东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总体规划》和《东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湿地 恢复工程总体规划》等。开展了洞庭湖湿地资源监测和冬候鸟资源调查监测工作。
四是加强了法制建设,依法保护湿地资源。先后邀请省人大、省政协和法制部门多 次开展湿地保护立法调研,并于2005年10月1日颁布实施了《湖南省湿地保护条例》
五是严厉打击破坏湿地资源的违法犯罪活动。重点整治了破坏湿地鸟类资源的活 动,近3年来,由全省森林公安和野生动物保护部门开展的“猎狐行动” “春雷行动” 和“严控,,联合行动,查处野生动物案件1829起,处理违法人员2020人,收缴各类野 (头),涉案价值2000多万元,其中涉及湿地资源保护的案件就达30%。 特别是去年12月16日-25
洞庭湖湿地保护调查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