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讲:汉字与中国文化
目录
一、汉字的形成与文化基础
二、汉字构形与古代社会生活
三、汉字与汉语的密切关系
四、汉字构形的文化精神
五、汉字的文化娱乐功能
一、汉字的形成与文化基础
1. 汉字的起源
汉字是在自然物象的启迪下,依类象形而形成的。
《说文解字·后叙》
“古者庖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视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易八卦,以垂宪象。及神农氏接绳为治,而统其事,庶业其繁,饰伪萌生。黄帝之史仓颉,见鸟兽蹏迒之迹,知分理之可相别异也,初造书契。百工以乂,万品以察。盖取诸夬,夬,揚于王庭。言文者宣教明化于王者朝庭,君子所以施禄及下,居德则忌也。”
汉字是迄今世界上唯一还在使用的表意体系文字。
依类象形的汉字,包含了丰富的社会生活和伦理文化内涵。
①“近取诸身,远取诸物”
近取诸身,如:
人
口
足
耳
目
首
面
心
与某个部位有关的词都冠以该部首
例如:“手”的多种形状
采→又→秉→及→取→友
廾→异→举→寸→专
远取诸物
第一类:象自然物之形
如:日→月→山→水→瓜→雨
第二类:象日常生活中的器物之形
如:斤→网→皿→豆→戈→门→麦
第三类:象动物之形
马牛羊豕犬
象蛇鼠隹燕
②象形时取其特征,突出重点
马牛羊豕犬
象蛇(它) 鼠隹燕
第三讲:汉字与中国文化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