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个反思型教师
做一个反思型教师
大泊中心校 束晓燕
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为思考对象,来对自己所做出的行为、决策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是一种通过提高参与者的自我觉察水平来促进能力开展的途径。反思用后,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对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起到了促进作用。其中,教学反思法又划分为三种类型。一是内容反省,指从认知层面上去了解假设或问题本身。例如,教师可以问自己:我的教学信念是什么?家长对孩子的学习有何看法?从过去的经验中学到了什么?二是历程反省,指通过与他人讨论或是反省的方式来思考这种想法与价值观。例如,教师可以问自己:我为何选择教师职业?社会对教师的看法如何?如何才能获得最新的信息?
三是前提反省,指对问题的前提进行反思。例如,教师问自己:为什么我要质疑自己的教学行为?为什么他人的看法是重要的?为什么我要了解新的信息?
教学反思的具体方法很多,写反思日记就是一种,有些人认为日记只是记录个人的想法与情感。但是,许多人往往将自己的生活和工作上的问题反映在日记上,通过日记的撰写与分析,同样可以激发我们进行批判的自我反省。日记的格式或段落可以包括:生活上的经历、与他人的对话、深度的感触、隐喻、期望等。教师可以设计适合自己的撰写格式,例如:将一页分成两半,一半描述事情,另一半写出个人的感觉与想法;以多样的方式来撰写,可以将自己当成另一个人,或以写信的方式来撰写;也可以将某日的日记定一个主题,如:“我对……的看法〞,以分析自己的想法。日记的撰写最主要的是要运用自我分析的方法,检验自己的观点、想法和感触,以到达自我反省的境界。
我反思 我快乐 我成长
在我成长的历程中,永远也忘不了那一次让我为难、令我迷茫的一堂课。
清楚地记得,那是在2000年的3月,作为成师附小的一名骨干教师,
我参加了全国主体性教育课题的研究。当时课题研究的重点是主体性教育四大策略之一的小组合作学习。带着期待已久的冲动心情执教了参与课题的一节研究课——?苦柚?。自信,让我走上了讲台。教学前段的进展很顺利、当小组讨论开始时,看到孩子们剧烈的讨论,我心里暗自得意,满脑子想的都是这节课将会引起怎样的轰动效应。可当我迫不及待地请孩子们作汇报交流时,我惊愕了!居然没有一个小组的同学敢于发言!怎么回事呢?我该怎么办?煞时,豆大的汗珠从我的额头滑下。我鼓起勇气,请了一组孩子汇报。四人小组“整整齐齐〞地都站了起来。小组长涨红了脸,结结巴巴地说:“我们还没有讨论完呢。〞其他三个孩子,也很不自在的站着。因为我曾经要求,小组成员答复下列问题的时候,所有的小组成员都要站起来:我懵了,全然不知所措。接下来的时间,我几乎是熬过去的。我从未感觉到时间走得这样缓慢,一节课会如此的漫长。铃声终于响了,我如释重负,好似一个获得了释放证的囚徒。
我哭了,因为我是带着自信走上讲台的,但结果,我却是带着无奈走下讲台。这一天,我不知道自己是怎样度过的;往日的自信,早巳消失得无影无踪。迷茫、挫折感充满着我,沮丧几乎令我失去面对现实的勇气。
回到家里,我整整一夜没睡;、那个夜晚,我想了很多很多:为什么看似热闹的小组合作学日健谈的孩子们,今天却如此口拙,表现“差劲〞?小组合作学习究竟应该怎样来实现理想的状态呢……无数的问题在我的脑子中打转。
“我要
【最新】做一个反思型教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