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层及高层钢结构安装工程
多层及高层钢结构安装工程 1
1、工程概况 2
2、施工准备 2
技术准备 2
材料要求 3
主要机具 3
作业条件 4
3、施工工艺 4
m以内。
钢柱安装工艺
第一节钢柱吊装
(1)吊点设置
吊点位置及吊点数根据钢柱形状、断面、长度、起重机性能等具 体情况确定。
一般钢柱弹性和刚性都很好,吊点采用一点正吊。吊点设置在柱 顶处,柱身竖直,吊点通过柱重心位置,易于起吊、对线、校正。当 多个构件在地面组装成扩大单元进行安装时,吊点应计算确定。
(2)起吊方法
多层与高层钢结构工程中,钢柱一般采用单机起吊,对于特殊 或超重的构件,也可采取双机抬吊。
2)起吊时钢柱必须垂直,尽量做到回转扶直,根部不拖。起吊回 转过程中应注意避免同其他已吊好的构件相碰撞,吊索应有一定的有 效高度。在吊装第一节钢柱时,应在预埋的地脚螺栓上加设保护套, 以免钢柱就位时碰坏地脚螺栓的丝牙。
3)第一节钢柱是安装在柱基上的,钢柱安装前应将登高爬梯和挂 篮等挂设在钢柱预定位置并绑扎牢固,起吊就位后临时固定地脚螺 栓,校正垂直度。钢柱两侧装有临时固定用的连接板,上节钢柱对准 下节钢柱柱顶中心线后,即用螺栓固定连接板做临时固定。
4)必须等地脚螺栓固定后才能松开吊索。
(3)钢柱校正
钢柱校正要做三件工作:柱基标高调整,柱基轴线调整,柱身垂 直度校正。
1)柱基标高调整
放下钢柱后,利用柱底板下的螺母或标高调整块控制钢柱的标高 (因为有些钢柱过重,螺栓和螺母无法承受其重量,故柱底板下需加 设标高调整块 钢板调整标高),精度可控制在土 1mm以内,柱底
板下预留的空隙,可以用高强度、微膨胀、无收缩砂浆以捻浆法填实。 当使用螺母作为调整柱底板标高时,应对地脚螺栓的强度和刚度进行 计算。
2)第一节柱底轴线调整
对线方法:在起重机不松钩的情况下,将柱底板上的四个点与钢 柱的控制轴线对齐缓慢降落至设计标高位置
3)第一节柱身垂直度校正
采用缆风绳校正方法。用两台呈 90~的经纬仪找垂直。在校正过 程中,不断微调柱底板下螺母,直到校正完毕,将柱底板上面的两个 螺母拧上,缆风绳松开不受力,柱身呈自由状态,再用经纬仪复核, 如有微小偏差,再重复上述过程,直至无误,将上螺母拧紧。
地脚螺栓上螺母一般用双螺母,可在螺母拧紧后,将螺母与螺杆 焊实。
4)柱顶标高调整和其他框架钢柱标高控制
柱顶标高调整和其他框架钢柱标高控制可以用两种方法:一是按 相对标高安装,另一种是按设计标高安装。一般采用相对标高安装。 钢柱吊装就位后,用大六角头高强度螺栓固定连接上下钢柱的连接耳 板,但不能拧得太紧,通过起重机起吊,撬棍可微调柱间间隙。量取 上下柱顶预先标定的标高值,符合要求后打人钢楔、点焊限制,钢柱 下落,考虑到焊缝及压缩变形,标高偏差调整控制在4mm以内。
5) 第二节钢柱轴线调整
为使上下柱不出现错口,尽量做到上下柱中心线重合。钢柱中心 线偏差每次调整在3mm范围以内,如偏差过大应分2~3次调整。
每一节钢柱的定位轴线绝对不允许使用下一节钢柱的定位轴线, 应从地面控制线引至高空,以保证每节钢柱安装正确无误,避免产生 过大的积累误差。
6) 第二节钢柱垂直度校正
钢柱垂直度校正的重点是对钢柱有关尺寸预检。下层钢柱的柱顶
垂直度偏差就是上节钢柱的底部轴线、位移量、焊接变形、日照影响、 垂直度校正及弹性变形等的综合。可采取预留垂直度偏差值消除部分 误差。预留值大于下节柱积累偏差值时,只预留累计偏差值,反之则 预留可预留值,其方向与偏差方向相反。
经验值测定:梁与柱一般焊缝收缩值小于2mm;柱与柱焊缝收缩
,厚钢板焊缝的横向收缩值可按下列公式计算:
S=K • A/T (6-1)
式中:S 焊缝的横向收缩值,mm;
A 焊缝横截面面积,mm;
T 焊缝厚度,包括熔深,mm;
K——常数,。
日照温度影响:其偏差变化与柱的长细比、温度差成正比,与钢
柱截面形式、钢板厚度都有直接关系。较明显观测差发生在上午9〜 10时和下午14〜15时,控制好观测时间,减少温度影响。
7)钢柱标高的调整 每安装一节钢柱后,对柱顶进行一次标高实测,标高误差超过
6mm时,需进行调整,多用低碳钢板垫到规定要求。如误差过大(大 于20mm)不宜一次调整,可先调整一部分,待下一次再调整,否则一 次调整过大会影响支撑的安装和钢梁表面标高。中间框架柱的标高宜 稍高些,因为钢框架安装工期长,结构自重不断增大,中间柱承受的 结构荷载较大,基础沉降亦大。
8)标准柱安装
为确保钢结构整体安装质量精度,在每层都要选择一个标准框架
多层及高层钢结构工程 18页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