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误操作
关于电气防误闭锁操作
我们今天来一起共同学习讨论一下电气防误闭锁的知识。
一、什么是误操作?
简单来说,误操作是指违反操作规程和操作票要求的内容和程序进行的操作。是指运行等操作人员在执行操作指令和其它业务工作时,由于思想麻痹等原因,违反《安规》和现场运行规程的有关规定,没有履行操作监护制度和正常操作程序,而错误进行的一种操作行为。误操作往往造成人身伤亡、设备损坏和电网事故等严重后果。误操作多指电气误操作。
二、误操作的原因
误操作的一般原因有:
1、人员不具备倒闸操作的基本素质,比如新进员工在没有熟悉设备的情况下由于人员不足而临时指派去进行一些简单操作等。这种情况就容易出现误操作。所以在新员工进行现场培训学习时,多听多看多研究,但不要轻易动手,一些操作性的培训最好是在设备检修停电时进行。
2、习惯性违章:运行人员习惯性违章的表现主要有以下几种:
1) 不认真填写、审核操作票;
2) 操作前不进行模拟预演;
3) 操作过程中不认真进行监护复诵制度;
4) 一次操作多带或少带操作票;
5) 不按操作票的顺序进行操作,跳项、漏项或倒项操作;
6) 操作中使用不合格的安全用具,没有养成使用前首先检查安全用具的良好习惯;
7) 装设接地线或合接地刀闸前不验电或不按照验电"三步骤"执行;
8) 无票操作;
9) 单人操作;
10) 操作前不认真核对操作位置,不核对设备的名称、编号,不核对模拟图;
11) 不详细做好操作记录;
12) 交接班不严,交接过程不认真、不清楚;
13) 对操作质量不认真检查;
14) 盲目或未经允许解锁。
根据我们厂目前的实际情况,我们最有可能的习惯性违章有:
1) 对设备不熟悉,对现场实际情况不熟悉;对一些设备的操作流程不熟悉;
2) 单人操作或无票操作;
3) 操作票填写不认真、审核不细、不严,造成操作票本身存在错误;
4) 操作前操作人、监护人、审批人没有进行确认并签字就进行操作;
5) 虽有票操作,但未认真核对设备的双重编号,没有认真执行唱票复诵制度;
6) 实际情况中,没有真正做到“谁操作谁拟票”的原则;
7) 不按照操作票填写的顺序进行操作(跳项操作);
8) 操作全部结束后,没有做到全面检查,有漏项的可能;
9) 不验电就装设接地线;
10) 监护人不到现场,现场操作监护不力,或监护人热心帮忙操作,导致操作失去监护;
11) 许可工作票时,许可人未将安全措施和注意事项交待完整;
12) 解锁钥匙管理不严,擅自使用解锁钥匙进行操作;
13) 阀门、开关在操作结束后,未挂标示牌,或重要隔离点未加挂机械锁等;
14) 交叉作业多,忙中出错;
15) 工作值班时间较长,员工的精神状态受影响。
3、设备原因:大家知道,我们厂设备多,布置欠合理,又因其空间有限,所以设备布置比较分散,特别是一些公用设备的布置,相对位置比较隐蔽。例如:厂房电梯机房设备、柴油机、开关楼水泵房设备、通风设备等,往往需要操作时,大家才去关注,加大了操作隐患。另外,对于多台机组的电厂来说都有一个共同点,即每台机组及其附属设备布置大致相同。我厂厂用电10kV开关柜、400V开关柜等从外观上非常相近,若
防误操作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