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设计原理 第二章 人与建筑设计
第1页,共118页,2022年,5月20日,22点40分,星期三
第二章 人与建筑设计
第二章 人与建筑设计
人体工程学与建筑设计
人体免不必要的环境应激,有利于人的健康,可以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保持社会稳定。
第11页,共118页,2022年,5月20日,22点40分,星期三
(1)基本知识与相关理论
①色彩对比
在视野中对一块颜色的感觉由于受到与它临近的其他颜色的影响而发生变化的现象称为色彩对比。
环境心理学的基础及应用
视觉心理学
第12页,共118页,2022年,5月20日,22点40分,星期三
②色彩的知觉效应
由于感情效果和对客观事物的联想,色彩对视觉的刺激会产生一系列色彩知觉心理效应。与建筑设计有关的色彩知觉心理效应主要有温度感、距离感、重量感、疲劳感、注目感、空间感、面积感、混合感、明暗感和性格感等。
第13页,共118页,2022年,5月20日,22点40分,星期三
(2)具体应用与设计举要
建筑色彩的应用,一是要表现建筑的性格,二是注意与环境的配合,三是要注意装饰材料的色彩及其在光影中的变化,而同时要考虑到它的演进。
例如,银行建筑曾经是资本的象征,色彩也表现为庄重与神秘,而如今却以轻松愉快、亲切可人的色彩装饰来吸引储户的注意,但对安全的要求却一如既往。
第14页,共118页,2022年,5月20日,22点40分,星期三
①建筑设计中的色彩对比
色彩构图是指立面上色彩的配置。一般以大面积墙面的色彩为基调色,其次是屋面;而出入口、门窗、遮阳设施、阳台、装饰及少量墙面可作为重点处理,对比可稍大些。
一般来说,色彩对比强的构图使人兴奋,过分则刺激;色彩对比弱的构图感觉淡雅,过分则单调。
第15页,共118页,2022年,5月20日,22点40分,星期三
②色彩的知觉效应在建筑设计中的体现与应用
一般来说,在建筑色彩设计时,为避免视觉疲劳感,色相数不宜过多,彩度不宜过高,同时要考虑到远近相宜的色彩组合。
建筑设计中,为了达到安定、稳重的效果,宜采用重感色。为了达到灵活、轻快的效果,宜采用轻感色。通常建筑色彩的处理多是上轻下重。另外,建筑设计中常利用色彩的距离感来调整空间的尺度距离等的感觉影响,利用色彩的温度感来渲染环境气氛,势必会收到很好的效果。
第16页,共118页,2022年,5月20日,22点40分,星期三
③环境色彩的应用举例
位于印度北部古城阿格拉的泰姬·玛哈尔陵于1631年建成,其色彩设计历来为人们所称道。它的周围环绕着红砂墙,里边是大片绿茵,正中十字水渠贯通四方,中间是浅绿的方形水池,池两侧为墨绿色树木,陵园中央是白色大理石的正方形台基,台基上为白色大理石圆顶寝宫,顶部为金属小尖塔。整个陵墓给人以圣洁神秘之感,又使人有轻盈欲升的向往。
第17页,共118页,2022年,5月20日,22点40分,星期三
③环境色彩的应用举例
第18页,共118页,2022年,5月20日,22点40分,星期三
③环境色彩的应用举例
第19页,共118页,2022年,5月20日,22点40分,星期三
③环境色彩的应用举例
第20页,共118页,2022年,5月20日,22点40分,星期三
总之,在建筑色彩设计时,应利用色彩的物理性能(温度感、距离感、重量感、诱目性等)以及对生理、心理的影响(疲劳感、感情效果、联想性等)来提高建筑的艺术表现力。此外,照明条件、色彩的对比现象、混色效果等也应予以重视。
第21页,共118页,2022年,5月20日,22点40分,星期三
(1)基本知识与相关理论
建筑形态具有多样化的特点,它由点、线、面、体、群等基本元素所构成,又由空间分为可以直接感触的形态即现实形态(包括自然形态体量、色彩、光影、质感和肌理等形态表现出来,大体上和人造形态)和不能直接感触的形态即抽象形态或概象形态。
第22页,共118页,2022年,5月20日,22点40分,星期三
①图形的视觉特征
图形的视觉特征是建筑造型和空间组合及室内和室外各个界面装修设计的理论基础。它集中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a任何一种从背景中分化出的形态,或是符合聚合条件而形成的图形,都是由点、线、面、体组成的相对的几何图形,其形态大小都是相对的视觉概念。
b稳定的图形一般都具有客观几何图形的特征。
c任何复杂的建筑形体都可以分解为点、线、面、体这样一些基本的几何要素。
第23页,共118页,2022年,5月20日,22点40分,星期三
点-在空间中放置一点,由于它刺
建筑设计原理 第二章 人与建筑设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