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的诗句古诗经典5篇
关于春天的诗句赏析 篇一
《惠崇春江晚景》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赏析:
举目”两句,写出诗人对自然风光的极度宠爱。池塘水波轻拍,在倾耳细听之际,令人虑澄意解;远山参差屹立,于放眼遥望之中,使人心旷神怡。眼前是一派景色:“初景”即新春的阳光,正在革除“绪风”即残冬的余风,“新阳”即春代替了“故阴”即冬的统治。“初景”、“新阳”写出总体的感受,是虚笔,下面“池塘”、“园柳”两句,转为近景的详细描绘。“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是谢诗中最闻名的诗句之一,曾引起许多人的赞许,甚至引出一些带有神奇性的传闻。钟蝾《诗品》引《谢氏家录》说:“康乐(谢灵运袭爵康乐公)每对惠连(谢惠连,灵运之从弟),辄得佳语。后在永嘉西堂,思诗竟日不就,寤寐间忽见惠连,即成‘池塘生春草’。故尝云:‘此语有神助,非我语也’。”故事的真实性如何暂且不论,这一联诗的名声,看来确是不小。但也有人提出:这二句实在很平常,没有什么可夸耀的。原委应如何看待,颇可稍加分析。
看起来,这一联诗(特殊是前一句)的确很平常,毫无锤炼之功,所写景色亦并无特殊之处。但应当留意到,它很好地表现了初春之特征及诗人当时的心情。池塘四周(尤其是向阳处)的草,因为得池水滋润,又有坡地拦住寒风,故复苏得早,生长得快,其青青之色也特殊的鲜嫩,有蒸蒸而上的生气。但它委实太平常,一般人都留意不到。谢灵运久病初起,这平常不太引人留意的景色突然触动了他,使之感受到春天万物勃发的朝气,于是很自然地得到这一清爽之句。“园柳变鸣禽”,写柳枝上已有刚刚迁徙来的鸟儿在鸣叫,这同样是微小而不易察觉的改变。两句诗表现了诗人敏锐的感觉,以及愁闷的心情在春的节律中发生的振荡。再有,宋初诗坛,以谢灵运其人为代表,有一种追求佳句的风气,而通常的。佳句,都以反复雕琢、精于刻画取胜。在这样的风气中,此种自然生动而富有韵味的诗句,更显得特出。总之,放在特定的文学环境和详细的诗篇之中来看,“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的确不失为佳句,单独抽出来加以评论,就没有多少意义了。从全诗来看,写到这里,心情慢慢转向开朗欣喜的暖色调。
其次层是全诗最精彩的部份。诗人在病榻上度过了一个冬天,现在已是初春季节了。他凭窗而坐,倾耳细听远处波涛拍岸之声;举目远望群山起伏之影。而近处所见的景致则是:“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诗人从冬去春回的众多景象中选择了一个细小而典型的镜头:不知不觉间楼外枯草瑟瑟的池塘里竟然春草繁生了;小园垂柳丛中禽鸟鸣声也已变换。正是从池塘小园的改变中,久病的诗人突然意识到,外面已是一派浓郁的春意。这里写景,绘声绘色,远近交织,充溢了蓬勃生气。“池塘”二句为历来诗论家交口赞许。它的妙处就在于自然清爽,不假绳削。
最终六句为第三层。开头两句由登楼观春联想到古代描写春景的诗,借用典故表示自己的感慨,心情又转向感伤。“祁祁伤豳歌”的“豳歌”,指《诗经·豳风·七月》一篇,诗中有“采蘩祁祁”等描写春景之句。“伤豳歌”,根据《毛诗序》、《诗谱》等传统的说明,《七月》是周公在遭遇流言、出居东都以避谗害时作的,谢灵运用此典故,带有暗喻的意思。“萋萋感楚吟”的“楚吟”,指《楚辞·招隐士》一篇,其中有“春草生兮萋萋”之句。所谓“感楚吟”,是说有感于隐士的生活。这两句回复到第一层的内容,但并非单纯的重复,而是表示要从窘况的境况中摆脱出来,决心走隐居的道路。接着“索居”、“离群”两句,写隐居生活令人难以接受的一面,意思是:离群索居的生活,使人简单感到岁月漫长,枯索无味,难以安心。这两句从诗意上说,是指一般人的想法,并非说自己。但在潜在心理上,这种被否定的想法,也隐隐透露了他自己的某种疑虑。谢灵运出身华胄,为世人所重,且骄纵自负,与世隔绝的隐居生活对于他确非易事。但不管怎祥,他归隐的决心已下。全诗结束两句说:“持操岂独古,无闷征在今!”“无闷”语出《周易·乾卦》,
春天的诗句古诗经典5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