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作课上举例的“奇效”
——读写结合一例
西固城第一小学 瞿桂芳
学习了《理想的风筝》(以下简称《理》)一文,我顺势要求自己的学生写一篇作文《我的一位老师》.尽管习作课上举例的“奇效”
——读写结合一例
西固城第一小学 瞿桂芳
学习了《理想的风筝》(以下简称《理》)一文,我顺势要求自己的学生写一篇作文《我的一位老师》.尽管我从老师的工作、思想、生活、爱好和缺点等不同角度去引导学生选材,但还是有一半以上学生作文的题材仍犯一般化的缺点。比方老师备课修改作业到深夜十二点;“我”生病老师送“我”到宿舍吃药;,所找材料大多是凭空编造,没有详细事实,有的甚至是从作文书上看来的,再有就是文中无物,干巴巴的,无详细内容。于是,我告诉学生,这个题目假设让我来写,我就学习《理》一文,像它那样真切细致地描写刘老师的几个事例。1、讲课板书时靠他功德无量的圆木拐杖无数次旋转,在黑板上写完再转过来,,这样的板书在我们的学习生涯中少之又少,无疑,它给人们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2、刘老师带历史课,他上课大方陈词,讲到我国近代史时,常常哽咽得讲不出话来,这充分融入了他的爱国情感。3、刘老师喜欢口试,他常在课堂上和学生交流,当面打分 ,当学生答得好时,他会快乐地说:“好,五分!"当学生处在难处时,他不是批评,而是耐心地等待,那时,他的心比学生还紧张,还着急。他会说:“不要急……"4、刘老师虽然腿有残疾,但他从不放过亲手把风筝送上蓝天的时机,他会拄着拐杖,一手拿着线轴,一手举着风筝,让风筝在蓝天中翩翩起舞。这时,谁又能说他所迸发的活力弱似那十五岁的少年?
接着,师生一起分析这些事例的特点:
题材 人物特点 题材特点
板书 热爱工作 新颖
讲课 爱国 感人
测验 讲究教学方法 别致
放风筝 爱生活 感人 (精品文档请下载)
然后,引导学生考虑,讨论,得出结论:写人要选择亲眼看到的或亲耳听到的事例来写。这其中人物的神态、动作、语言都历历在目。另外,文章恰当地描写人物外貌,如本文开头写刘老师,给人感觉他慈祥、温和,这也能很好地效劳中心,因为选材新颖、有趣、感人,文章才有血,有肉,才有新意,才吸引读者.
最后,我让学生回忆自己老师的事例。这一次情况就截然不同了,学生口述的全部是自己耳闻目睹的事例,因为来源
瞿桂芳教学反思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