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麻钩藤饮加味治疗肝阳上亢型头痛的临床观察
【摘要】 目的:探討天麻钩藤饮加味对肝阳上亢型头痛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12月笔者所在医院接诊的91例肝阳上亢型头痛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将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 Conclusion: The Tianma Gouteng Decoction Modification Prescription has better clinical effect on the headache of hyperactivity of liver Yang type, and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headache symptoms of patients, which is worthy of clinical application.
[Key words] Tianma Gouteng Decoction Modification Prescription Headache Hyperactivity of liver Yang
First-author’s address: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Center, Zhanlan Road, Xicheng District, Beijing, Beijing 100037, China 头痛为临床常见的自觉症状,既可单独出现,亦可出现于多种急慢性疾病之中。诸如高血压头痛、血管性头痛、紧张性头痛、三叉神经痛等[1]。头痛首见于《黄帝内经·素问》,称为“脑风”“首风”,并提出:“是以头痛巅疾,下虚上实。”属肝阳上亢型头痛患者在临床并不少见。天麻钩藤饮出自《杂病证治新义》一书。其有平肝熄风、清热活血之功效,在临床常用于肝阳上亢、肝风上扰等所致的头痛、眩晕、鼻衄、呃逆等症,疗效颇佳。笔者所在医院近年来应用天麻钩藤饮加味治疗头痛患者获得的疗效较佳。本研究中笔者选取2018年接诊的肝阳上亢型高血压头痛患者应用天麻钩藤饮加味进行治疗,现将结果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12月接诊的91例肝阳上亢型头痛患者,诊断符合文献[2]《中医内科学》中肝阳上亢型头痛的诊断标准。排除外伤、感染及占位性等疾病的患者。入组前3天患者均未服用止痛类药物。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40例,其中男21例,女19例;年龄39~60岁,平均(±)岁;病程1个月~3年,平均(±)个月。治疗组41例,其中男22例,女19例;年龄39~60岁,平均(±)岁;病程1个月~3年,平均(±)个月。两组如上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经院内伦理会审核批准。
治疗方法
对两组患者均给予健康宣教,调畅其情志,避免紧张和高压力状态。对照组采用布洛芬(生产厂家:福建太平洋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93691)治疗,2次/d, g/次口服;治疗组采用天麻钩藤饮加味治疗,处方:天麻15 g,钩藤15 g(后下),石决明20 g(先煎),炒栀子10 g,杜仲15 g,桑寄生15 g,川牛膝15 g,黄芩15 g,茯神15 g,夜交藤15 g,益母草15 g。1剂/d,水煎早晚两次温服。随症加减:眩晕头痛剧者可加生龙牡30 g,以增加平肝潜阳之力;若肝火旺盛、口苦面赤、心烦易怒者,加龙胆草6 g,夏枯草10 g,以加强泻火清肝之力;脉细者,加生地15 g,枸杞子15 g,何首乌15 g,以滋补肝肾;头痛日久者,加桃仁10 g,红花10 g,僵蚕10 g。两组疗程均为4周。
观察指标和评价标准
(1)疗效:根据文献[3]《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治愈:头痛消失,伴随症状消失;好转:头痛减轻,发作时间缩短或发作周期延长,伴随症状改善;无效:症状无改变。总有效率=治愈率+好转率。(2)舌苔及脉象。(3)安全性指标: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
统计学处理
将数据输入数据库,采用SPSS ,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
2 结果
疗效
治疗组治愈率高于对照组,好转率低于对照组,无效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见表1。
舌苔及脉象
治疗后,治疗组患者舌红苔少的情况得到明显的改善,脉象趋于平稳。而对照组的舌苔及脉象与治疗前均
天麻钩藤饮加味治疗肝阳上亢型头痛的临床观察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