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室急性胸痛患者的护理
摘要:目的:分析护理干预措施对急性胸痛患者治疗效果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8月到2016年2月本院急诊收治的80例胸痛患者,根据胸痛发病机理以及病情将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满意度以及病死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对于护理情况,%,%,在病死率方面,对照组的病死率明显高于观察组(P<)。结论:
针对急性胸痛患者,采取护理干预措施,能显著改善患者心理状况,提高患者治疗效果,降低各种并发症的发病几率,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急诊室;急性胸痛;护理
急性胸痛是一种常见的临床急诊室危机症状,疾病的情况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通过患者的胸痛程度、部位以及性质等方面的临床表现来反应出来【1】,但是在实际的临床检查过程中,还存在一些胸痛情况与病情程度不相符的情况,另外,引起胸痛的原因较多,且非常复杂,因此,对患者的病情密切观察,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以及个体差异,选择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可以显著改善患者预后生活质量【2】。本文选择2014年8月到2016年2月本院急诊收治的80例胸痛患者,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护理干预措施,对护理过程中患者出现的各种不适症状进行统计分析,提高护理工作质量,现报道如下:
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8月到2016年2月本院急诊收治的80例胸痛患者,根据胸痛发病机理以及病情将患者平均分为两组,观察组患者40例,患者年龄21-54岁,平均年龄(±)岁,其中男性患者23例,女性患者17例;对照组患者40例,患者年龄19-57岁,平均年龄(
±)岁,其中男性患者22例,女性患者18例。两组患者均有间歇性胸痛,在这些患者中,心肌功能障碍24例,支气管炎19例,急性心梗12例,气胸18例,其他7例。获得伦理委员会批准,与所有患者签订知情同意书。2组患者在年龄、性别、身高、体重、慢性病史、发病时间方面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有可比性。
方法
对照组
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为患者提供整洁、干净的治疗环境,避免患者受到外界因素刺激。咨询患者的基本情况和其他特殊情况,取得患者积极配合。详细了解患者的发病机理,制定科学合理的护理措施,对于各类疾病患者,除了必要的治疗之外,护理人员给予适当的心理暗示,避免患者情绪异常波动,保证患者有一个轻松、稳定的心态。护理人员在实际的护理过程中,要从患者的饮食方面出发,合理选择营养搭配,对患者吸烟饮酒行为进行严格控制,避免影响治疗效果,加重患者病情。同时要保证患者每天得到充足的休息时间,帮助患者更快的康复。
观察组
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对患者各项指标进行评估,诊断为高危陷患者,进行全天跟踪护理。在护理过程中注意观察患者脸色以及表情变化情况,对患者的病情有一个大致的掌握。另外,要准备好供氧设备等各种急救物资,对患者基本生命体征进行观察,一旦出现异常情况需要立刻向医生反映,通过这些措施,可以对患者并发症发病几率起到显著地改善作用。在平时护理过程中,可以采取一些简单的心理干预,帮助病人对急性胸痛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增强患者自身对病情的评估能力,减轻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心理压力,
3.21 急诊室急性胸痛患者的护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