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锅炉事故应急管理预案
粒过细,应注意降低一次风量运行,尽量养厚床料,
如还是不行,可适当加强飞灰再循环量,待有机会时,再停炉检查分离器
是否损坏。如果有条件时,可以改变燃料质量,掺烧其他燃料。一旦返料器呈现不返料、排灰不正常,或温度下降等现象时,应及时采取压火停炉
措施,检查返料器和分离器,以便及时消除故障,防止分离器严重堵灰或
结焦,给处理增加难度。一般返料器只要停止返料几分钟,循环灰便有可
能由料腿堵上分离器,一旦堵上去,而且又结焦时,很难处理。只要堵灰
不严重,处理及时,只要压火几分钟即可排除故障。如果分离器掉内衬,
应注意清除干净,尤其是升炉前的冷状态,必须将那些将要掉、但还不掉
的内衬及混凝土块,用外力将其捅掉,以免运行时,受热后因应力作用而
松动掉落,影响正常运行。对于损坏剥落,形成裂纹的现象应及时修复,
以免影响分离效果。
第五节 循环灰浓度过高的处理
循环流化床锅炉运行中,会因循环灰浓度过高,通风阻力过大,流化
质量遭到破坏而塌床停炉。
循环流化床锅炉的出力与炉膛出口处差压值的控制范围存在密切的联
系。因此,在正常运行中,当供热负荷较重,运行床料较厚,悬浮段稀相
区差压值较大时,一旦出现风室压力大幅波动现象,即说明循环灰流量过
高,床内极有可能发生流化质量恶化的腾涌现象。这时,应果断采取排放
循环灰及冷渣,适当降低循环物料量及床料,改善流化质量。如果汽压、
蒸汽流量降低时,应适当减少供热负荷,稳定锅炉运行工况。但应注意,
在排灰、排渣时,不宜在短时间大量排放,以防床温控制不住。
如果床压剧烈波动,应立即停止给煤,压火停炉。适当排放冷渣,同
时排放循环灰,待炉内物料量控制在适当的厚度后再重新启动锅炉,恢复
正常运行。第六节 循环灰浓度过低的处理
循环流化床锅炉运行时,灰浓度过低,会降低稀相区的燃烧份额,降
低炉内,降低炉内水冷壁的传热,影响锅炉出力。严重时,养不起床料,
使密相区物料量越来越少,颗粒越来越粗,流化质量越来越差,严重时会
造成薄料层局部高温结焦。
当锅炉床料提升不起灰浓度过低时,应注意调整风量,维持一次风最
小运行风量,适当增大二次风量。可在给煤机前给煤中适当掺烧冷料,以
补充床料,我们锅炉房设备的布局操作这种办法较为困难;也可以利用压
炉的机会由炉门往炉内投入冷料,适当加厚床料。注意改善原煤质量,增
加含灰和矸石成分稍多的燃料,使用混合燃料,同时注意检查返料器,消
除漏风,关小返料风。停炉后,注意检查分离器及炉墙,消除设备缺陷。
当床料过低时,就注意防止床料粗大化现象的扩展,除了适当降低一次风、
采取措施补充加厚床料外,并配合适当排放床层下部的粗颗粒冷料,排渣
时,一次不能多排,渣门应开得大,动作要快。否则,长时间不排号渣,
燃料中的超大粗颗粒会在床层底部越积越多,流化风量过小时,流化质量
会变劣,新煤进入床内不易扩散,会影响局部高温结焦事故。只有在保证
流化质量的前提下,才能采用降低一次风量,降低流化速度来养厚床料。
要想通过排渣来防止床料粗大化,就必须想法不断往床内补充物料。所有
操作,应环环相扣,否则,处理不当,将会雪上加霜,加速扩大事故。
第七节 炉管破裂的处理
由于流化床锅炉燃烧的特点,受热面管道磨损比起其他炉型都要严重
得多,尤其是布置在流化床内的埋管,悬浮段的水冷壁管、尾部的对流管及省煤器管较易磨损破裂,事故一旦发生,其危害程度也最大。
若锅炉膜式水冷壁管、对流管、省煤器管等发生破裂,应迅速查明破
裂位置,并按下列规定处理:
A. 立即停炉,停运行包含引风机在内的所有风机,以防烟气带水使
除尘器的布袋、输灰管、灰库堵塞。
B. 停炉后超过 30 分钟,或得到锅炉主管的通知,应适当开启对空
排汽阀,关闭锅炉电动主汽阀,并打开其疏水阀;若回料灰温>950℃,应
放掉回料器内的回料。
C. 提高给水压力,增加锅炉给水,尽力维持汽包水位。
D. 如损坏严重,致使锅炉汽包压力迅速降低,给水消耗过多经增加
锅炉事故应急管理预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