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挂职驻村感想.docx


文档分类:办公文档 | 页数:约10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0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0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
— 1 —
挂职驻村感想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
— 4 —
我是学工程的,毕业后从事的工作与农村的关系也不大,平日除了听同事、挚友说些农10元,二春茶摘30斤,一斤3-4元,三春茶摘40斤,一斤3-4元。假设一家的茶园面积不大,一般可以自己采摘,假设要雇人采摘,一般摘一斤茶青工钱7-9角。假设不雇工,总的来算,一亩茶园一年也仅赚80元,还不算自己花的工。药材以太子参为例,一亩种要100元,农药、肥料40元,一般挖1担,以现在的市场价600元/担,一亩赚460元。这当中所花的人工都是自己的。假设雇人挖太子参,一般一天35元,而太子参从挖地到挖太子参都特别费工,只亏不赚。从当前农村的这三种主要产业来看,貌似陷入了一个悖论,我们的农业优势产业理应是劳动密集型产业,而事实上这几个产业假设超出自家劳动力所能承受的极限,要雇工的话,却是规模越大越亏。也就是说从直观的理解,我们在劳动密集型产业上是处于劣势。其中的关键,在于自己投入劳力赚取的利润(一天3-4元)与雇工工钱(一天35元)之间的巨大差距,而这差距能存在,只能说明我们的农业的效益太低了。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
— 3 —
要提高农业的效益,只能是走乍洋有机茶叶那种高投入高产出的路子。但是没有龙头企业,农人自身如何进展这种高效农业?而处境就是由于这些有机、绿色食品农产品要求较高,品牌树立不易,这些企业不会贸然扩大订单农业规模。其实好多农村的农人也渴望着能进展订单农业,但是却很难很难。虽然难,这却是特哈农业的进展方向,是特哈农业的出路。
从梨坑村的农业来看,效益不高,但是抛荒地与外出人口并不成比例,大片面农人在农忙时会回到村里种上粮食。之所以放不下这低效的农业,农人们谈起了外出打工的艰辛。由于所受教导不高,大片面缺乏良好的劳动技能,只能是到建筑工地打打小工、踩三轮车,收入来源不稳定,他们要为自己留条后路。这也为我们服务农人指出了方向。
看似冲突的农人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
— 5 —
在村里与农人接触久了,深感农人纯朴、良善。原省政府副省长潘心城曾在梨坑村挂钩帮扶了5年,为村里修通了马路。至今村里的群众谈起来,还念着共产党好。一位老大爷说起潘副省长,直念着“那是个好官哪,下着那么大的雨,他还跑了那么远的山路到村里来。以前哪见过那么大的官到我们村里来,还到我们家里去,还帮我们建马路,好人哪!”说到中央今年出台的一号文件,群众打心眼里欣喜,都说党对农人好。农人都说“自古没有说还要交‘皇粮’的,现在中央关切农村,连这都不用交了,种粮还有补贴,还不会丰饶,只能怪自己。”今年,村里的粮播面积扩大了60多亩。
梨坑村总共133户449人,其中109户346人外出经商、办厂、打工。其实,一般处境下住在村里的只有50、60人,最少的时候只有20多人。一些媒体曾经形容偏远的农村,剩下的是61、38、99部队,独缺54部队。其实在梨坑,连61、38部队也没有,留在村里的,用群众的话说,一类是老弱病残,一类是没才能的人。年青人不愿留在村里,也不愿回到村里,他们说的最现实的一件事是,回

挂职驻村感想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0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A小yi
  • 文件大小20 KB
  • 时间2022-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