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孤独者是有福的.doc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孤独者是有福的
云也退 长这么大,没有少领教“孤独”二字。最初是凭着天资少年得志,生就一股子十足傲气,后来很快发现性格有问题,随便到哪个集体都会自动边缘化,只好孤芳自赏,认为是木秀于林的结果。再后来,高中时的语文老师言必称鲁迅,孤独者是有福的
云也退 长这么大,没有少领教“孤独”二字。最初是凭着天资少年得志,生就一股子十足傲气,后来很快发现性格有问题,随便到哪个集体都会自动边缘化,只好孤芳自赏,认为是木秀于林的结果。再后来,高中时的语文老师言必称鲁迅,张口闭口“荷戟独彷徨”,说得自己也有些膨胀起来,心里说原来被排挤的都是好汉。等到这些都过去,大学里再没人管没有教没有专事煽动勉励的老师了,半夜三更从不知哪个角落走回寝室,往往还是独自一人。
对我来说孤独早就是一种常态,它的增减有无,很难构成对心情的影响。在打开蒋勋先生《孤独六讲》时,我便猜想他一定会赞许李白的“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这个句子于我这种即便裹在熟人堆里也会魂飞天外的人而言真真受用极了,它再妥帖不过地说明,孤独者绝不是自恋分子,孤独者是把自己移出人世,放在万物的环境里,在头顶三尺的神明的注视下去恣意行为。“对影成三人”,多么绝妙的数字游戏,以想象力为支撑,李白的饮酒成了一场一个人的婚礼。
蒋勋在一种自由思辨的前提下展开了迷人的二律背反论说:孤独是不孤独的开始,沟通始于语言不具有沟通性,等等,让人想起加缪所说的“凡墙皆是门”。加缪的《局外人》自然也是他所喜欢的:那位莫名其妙杀了人的莫尔索,他冷漠无情的外在表现招来了社会为他定下的不忠不孝的罪名,然而恰是这样的人才活出了真我,并且为之而感动于自己将尽的人生。
事实上,孤独就是一种二律背反的过程,越少即越多,越疏离即越团结。“少”标志着一种不随大流的独立性,“多”便意味着内心的丰富与自由;“疏离”是表面上的孤悬于外,“团结”则标志着一个向外走去、不眷恋大众的个体所可望获得的超拔的精神格局。在“革命孤独”一篇里,蒋勋回顾了他在巴黎求学时感受“五月风暴”余波的经历,他梳理了革命者的悖论:革命的胜利意味着革命者的失败,因为参加革命的人是要追寻梦想和诗意的,“在现实中,一旦革命成功,梦想不能再是梦想,必须落实在制度的改革以及琐琐碎碎、大大小小的行政事务上,它便不可能再是诗。”他由此想到了台湾学运,作为极少数的成功的革命,当年的热血领袖们如今都找不回青春的活力,而台湾,这个当初被寄予了乌托邦厚望的岛屿,至今还是一副趣味寡淡、万马齐喑的样子。
蒋勋的六种孤独是宽泛的说法,很难用一两句话点明“语言孤独”何所指,“伦理孤独”包含哪些内容。但在六种孤独中,蒋勋特地加重的是第五种――“思维孤独”。从本质上来说,一切受到赞誉的孤独者,从古希腊的苏格拉底、柏拉图、老子、庄周,到近代的克尔凯戈尔,再到现代的鲁迅,都是怀疑分子,也是最典型地选择了孤独以保有思维能力的人。他们所属的传统同孔孟一路正统儒家相对立,后者喜欢给出结论,而前者则更爱提出问题。庄子与惠施的濠梁之辩,公孙龙的白马非马之说,就如同犹太传统文化里的平行逻辑一样,不给标准答案,却刺激个人的思维能力。那些争论的缝隙里生出了薛定谔的猫,生出了演讲术与精彩的论辩。
同处华夏文化圈里,身居台湾的蒋勋遇到的问题,没有一则不是我所熟悉的:人人都想获得多数人的肯

孤独者是有福的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妙玉
  • 文件大小15 KB
  • 时间2022-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