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构造地质学课件第一篇形态构造地质学 第一章成层构造和地层接触关系.ppt


文档分类:建筑/环境 | 页数:约12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2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2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构造地质学课件第一篇形态构造地质学 第一章成层构造和地层接触关系
第一章 成层构造和地层接触关系
第一节
成层构造的基本概念
一、原生成层构造
1、层理 — 由物质成分、颗粒大小、颜色、结构构造等
地层的接触关系
由于地壳运动,可以使岩层改变其原来的产出状态。原始水平的岩层可以变陡乃致直立、倒转。同一地区由于地质时期地壳运动的性质和特点不同,还会造成不同的接触关系。
所谓接触关系,系指同一地区相邻近 的不同时代岩层的接触形式。
地层的接触关系主要要两种形式:
一、 整合接触:
新老岩层在岩性、古生物的演化上,基本上是连续的或逐渐变化的,而且产状和构造特征也基本一致。
二、 不整合接触:
上下岩层沉积作用不连续,地层和生物演化有间断;
1、平行不整合(假整合)
当某一地区地壳沉降并接受一段沉积后,但未发生明显的褶皱运动,已沉积的地层遭受较长时间的剥蚀,发生明显沉积间断,而后又重新下降接受沉积,这样的接触关系为平行不整合。
特点:上、下岩层产状一致,但其间缺失某些时代地层,或有一古剥蚀面。
2、角度不整合:
地壳非平缓上升,而是伴有较强烈的褶皱、断裂变动或岩浆活动,使已沉积的地层发生掀斜、褶皱或断裂,并隆起遭受剥蚀造成间断,而后又下沉接受新的沉积。
角度不整合的特征:
、下岩层产状不一致;
、下岩层构造变形强弱不一致,下强 上弱;
,地层缺失;

,常有古风化壳;
,下复岩层的构造面(如断层面、层面等)被不整合面切割;
侵入接触(火成接触)
不同岩类接触,火成岩侵入沉积岩中、
断层接触、沉积接触
不整合接触的地质意义及其研究
1、意义
a、是鉴定地壳运动的重要依据,又是划分构造层的分界面。构造层是在一定地史阶段内受地壳运动的作用(包括沉积建造、构造变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等)而形成的综合地质体。
b、是划分岩石地层单位的依据之一
c、其空间分布变化情况,可以表明地壳运动的不均衡性
d、是研究古地理环境的重要依据
e、常常是风化矿床,Fe、Mn、P、Al等外生矿床的产出地带
2、研究中应注意的问题
a、确定不整合面,识别底砾岩与火山角砾岩、断层角砾岩、同生角砾岩和膏溶砾岩的区别。
b、注意不整合在空间上的变化
继承与上迭问题,以南象山、钟山两剖面为例
(图1-15)
图1-17
不整合时代的确定:
上限:不整合面以上地层中最老的地层形成之前;
下限:不整合面以下地层中最新的地层形成之后;
一次地壳运动必会导致一个不整合,但一个不整合不一定只反映一次地壳运动。如果某一地区长期处于隆起状态,或者一次地壳运动后接受的沉积又完全剥蚀掉,以致缺少沉积历史记录,最后再有新地层沉积下来,这样的不整合面就不止包含一次地壳运动。
研究不整合面,对工程地质也相当重要
例:1983年3月7号,甘肃兰州东乡镇,有一海拔2200m高山发生滑坡,这滑坡就是沿着不整合面滑下的,70年就有人发现有裂缝,但未引起足够重视,虽有人从山坡上搬到坡下来住,但仍未免遭于难,这次滑坡速度300m/分钟,总滑距达1600m。
第二章
褶 皱 构 造
具有层状构造的地质体,由于受到力的
作用而产生的弯曲变形,叫做褶皱。
运动着的地球至今仍不断地变化着,
褶皱就是各种各样变化中的一种,其
规模大小不一,但基本型式有两种:
—褶皱岩层向上弯曲,形成凸状
—褶皱岩层向下弯曲,形成凹状
图2-1
上述两种型式是在褶皱岩层新老关系不清时使用,当褶皱岩层的新老关系清楚时,有如下两种型式:
—褶皱岩层向上弯曲,核心部位地层较老,而两侧岩层依次较新,并对称重复出现
—褶皱岩层向下弯曲,核心部位地层较新,而两侧岩层依次较老,并对称重复出现
由于构造运动的多期性和复杂性,也可出现:


研究褶皱构造,对阐明某一地区的构造形成和发展史,解决矿产的分布、开采以及水文工程地质等均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第一节
褶 皱 要 素
褶皱样式很多,为便于正确描述和研究,首先要分清构成褶皱的各个组成部分的特

构造地质学课件第一篇形态构造地质学 第一章成层构造和地层接触关系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2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小落意心冢
  • 文件大小3.67 MB
  • 时间2022-08-09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