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 地震中的父和子
【教学目的】
自学生字,新词.
通过课文的描绘,感受父亲对儿子的爱和儿子从父亲身上汲取的力量。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学习对父亲言行的描写,体会其爱子之情。
通过学习对儿子言行的描写,感受孩子的“第11课 地震中的父和子
【教学目的】
自学生字,新词.
通过课文的描绘,感受父亲对儿子的爱和儿子从父亲身上汲取的力量。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学习对父亲言行的描写,体会其爱子之情。
通过学习对儿子言行的描写,感受孩子的“了不起"。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搜集有关地震的资料。
老师准备:搜集有关1989年美国洛杉矶大地震的资料;准备朗读磁带和写有课文重点词句的投影片。
【教学安排】
2课时完成。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自读课文,考虑:
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课文结尾为什么说这对父子了不起?(老师建议学生边默读课文,边在书上圈点标画)
二、合作交流,讨论。
可以是四人小组进展讨论,有感情地朗读,互相谈谈感受,也可以做一个记录.
也可以是学生自由组合,提醒学生人人参和,互相启发,共同进步。
三、朗读课文。
先抽学生读,比一比,看谁读得流利,读得有感情。
全班齐读,然后小组赛读。
第二课时
一、小组汇报,讨论。
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在1989年美国洛杉矶大地震中,一位年轻的父亲坚持38个小时,终于在一片废墟中救出了自己年仅7岁的儿子和儿子的13个同学,谱写了一曲父爱的颂歌。)(精品文档请下载)
为什么文章的尾说这对父子了不起?谈谈自己的看法。体会父亲的“了不起”,想像一下,这连续的38个小时,“爸爸”会是怎样地挖掘,不吃不喝,不休不眠,!多么坚韧的父亲,多么有责任感的父亲!
(精品文档请下载)
为什么说儿子“了不起”?(让学生演一演14个孩子地震之后在瓦砾堆下坚持了38个小时的情景。)
通过语句体会:在漆黑的瓦砾堆下,没有水,没有食物。有的只是14个同龄小伙伴共有的恐惧,然而7岁的阿曼达却能在这种情况下,告诉同学不要害怕,
地震中的父与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