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体育新课改的几点认识
卢延志 面对新课改,我作为一个体育教育工作者,有以下几点认识。
一、突出学生的主体性
传统的体育教学以竞技体育为中心,教学内容体系竞技化,教材强调权威性、指导性,忽视了差对体育新课改的几点认识
卢延志 面对新课改,我作为一个体育教育工作者,有以下几点认识。
一、突出学生的主体性
传统的体育教学以竞技体育为中心,教学内容体系竞技化,教材强调权威性、指导性,忽视了差异性。在教学中,以教师的教为中心,学围绕教转,教师高高在上,教师关注的是教学计划、内容是否完成,忽视学生的心理感受和情感体验,至于学生愿不愿学,是否开心快乐,更不为教师所关心。师生的关系难以融洽,情感难以沟通,于是出现了学生喜欢体育却不喜欢上体育课的怪现象。新课标的实施,使广大体育教师转变了教学观念。以生为本,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已逐渐被广大体育教师认同,无论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还是在教学方法的采用上,都充分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新课程把教学定位为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这是对教学关系的正本清源;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自信地想,大胆地说,给他们一片自由的天空。
新课程借鉴了西方的教学思想,西方的教学思想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但我们不能照搬,而应该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在对学生进行必要的管理之下,结合教材,在教学方法上进行大胆的改革,由教师去引导、点拨、组织学生有秩序地进行体育锻炼,这样才能使我们的体育教学“活”而“不乱”,同时又使得学生的学习过程是动手、动眼、动情、动脑和与他人合作的过程。
首先,从师生关系入手。教学活动中,教师不再是系统地传授体育基本知识、技术与技能,而是启发、诱导学生根据计划目标,自身的兴趣、爱好,主动地参与体育活动项目的练习。教师的作用重在引导和指教,身体练习以学生为主体,体现学生主体地位。其次,改变组织教学的方法。技术、技能的学习不再是精讲多练、教师一统课堂的教学模式,而是多姿多样,多种教学方法、手段及组织形式的聚集,只是在必要的时候向学生进行适当的示范、表演、指导、辅导及总结,教师的作用重在引导和指导学生进行练习。教学组织形式应根据学生实际情况灵活地选择运用并有所创新,如教学分层式、自主选择式、自主结合式、俱乐部式等。不求规范统一,但求学生练习主动积极、创新求趣。通过创新求趣,张扬学生个性,进而缩短个体差异,确保每个学生受益。
在新课程改革实施中,体育教师不再是消极地扮演教材执行者的角色,而是一个新课程的设计者;体育教师不应是一个只懂得教人如何运动的教练员,而应该是一个具备现代观念和教育素养,知道如何进行课程建设以及如何运用体育教学方法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专业人员。
二、不断加强自身素质锻炼,提高教师对新课改观念转变
课改试验活动开展以来,我校大力开展教师专业技能的培训与考核,极大地转变了教师的教育理念。教师改变了以往以教为中心的教学思想,切实从学生的成长为出发点,给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创造了一定的舞台,使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与终身体育观有机地结合起来,真正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了学生身心的和谐发展。
通过新课改的学习,我们最大的感受就是,过去由注重教师的教
对体育新课改的几点认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