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斑狼疮细胞检查
[检测原理]
红斑狼疮患者血液内的红斑狼疮因子为一种抗核蛋白的IgG抗体,它作用于细胞核抗原决定族,并使细胞核胀大,失去原有的染色质致密结构,行成一种均匀无结构的圆形烟雾状物质,称均匀体。这种均匀体蛋白在补体的作用下,红斑狼疮细胞检查
[检测原理]
红斑狼疮患者血液内的红斑狼疮因子为一种抗核蛋白的IgG抗体,它作用于细胞核抗原决定族,并使细胞核胀大,失去原有的染色质致密结构,行成一种均匀无结构的圆形烟雾状物质,称均匀体。这种均匀体蛋白在补体的作用下,被成熟的中性多核白细胞吞噬后即为红斑狼疮细胞。这种现象在体外形成,故须在抽取静脉血后给予一定的条件和在适当的温度下放置一定时间,促使其形成。
[标本的收集与处理]
空腹抽取静脉血液2 — 3 ML,注于干燥洁净试管内。
[操作步骤]
*(改良血块法)
1,抽取患者血液2--3ml,注于干燥洁净试管内,于室温待凝。
2,于凝固刚形成时,用竹签将凝块搅碎,并将残余凝块除去。
3,以2000r/min离心沉淀10min,使白细胞聚集在同一层面,以利于狼疮细胞形成。
4,置37 C温箱内温育2h。
5,取出白细胞层及其上下个少许,置红细胞比积管内,以2000r/min离心,沉淀10min。
6,吸取上层液,轻轻吸取白细胞层,制成薄片3--4张。
7,以瑞氏染液染色,镜检。
[质量控制]
1,整个操作时间不能超过3h,时间过短,狼疮细胞形成不佳;时间过长,细胞溶解过多,影响检出。
2,注意与果馅细胞鉴别,果馅细胞多为单核细胞吞噬淋巴细胞的核所形成,核仍保持染色质结构和染色特性(着紫红色)。
3,不能使用任何抗凝血液。
[临床意义]
1,多出现与系统性红斑狼疮,其活动期较缓解期阳性率高。
2,胶原性疾病如风湿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结节性动脉炎,硬皮病及皮肌炎等有时也可查出此种细胞。
3,未找到狼疮细胞并不能否定红斑狼疮的诊断,应进一步作其它有关免疫学检查,如抗核抗体等。
红斑狼疮细胞检查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