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地理教案
第七单元我们所在的大洲——亚洲
第1课世界第一大洲(第1课时)
导入板题
第1课世界第一大洲(板书课题)
出示目标
学习目标:
1、初步认识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并能说明依据。
2、运用地图说明亚洲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及其范围。
自学指导
同学们认真默读课文P2—3,边读边思考下列问题并划出要点,10分钟后,比谁能正确回答:
1、完成P3“读图”。
2、描述亚洲的地理位置。
3、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洲是哪个?
4、亚洲按照地理方位分为哪几个地区?中国位于哪个地区?
四、先学
五、后教
方法:学生举手回答,多让后进生回答。当出现个别不会的,让会的帮助不会的,当出现多数不会的,学生讨论,教师点拨,同时提醒学生在课本中进行符号的标注。
思考题1:
要点:读图1:东临太平洋、北临北冰洋、南临印度洋;读图2:北极圈大致穿过亚洲北部,北回归线大致穿过亚洲中南部,赤道大致穿过亚洲南部;读图4:南北所跨的纬度大致是80°N~10°S,东西所跨经度大致是26°E~170°W
思考题2:
要点:半球位置:北半球、东半球;纬度位置:南北跨纬度约90度,世界跨纬度最广的大洲;海陆位置:东临太平洋、北临北冰洋、南临印度洋;洲际位置:西面与欧洲接壤,西南与非洲为邻,东南与大洋洲隔海相望,东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
思考题3:
要点:亚洲
思考题4:
要点:东亚、东南亚、南亚、中亚、西亚和北亚。中国位于东亚
六、当堂训练:
当堂背诵(自背、互背)
七、教后记:
第1课世界第一大洲(第2课时)
导入板题
第1课世界第一大洲(板书课题)
出示目标
学习目标:
初步掌握运用地形图、地形剖面图以及相关资料的能力,学会总结归纳亚洲地形和河流的特点,理解地形与河流分布之间的关系。
自学指导
同学们认真默读课文P4—6,边读边思考下列问题并划出要点,
10分钟后,比谁能正确回答:
1、完成P4“读图”,以此了解亚洲著名地理事物。
2、亚洲地形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3、通过P5“活动”说明亚洲地形地势对河流的影响。
4、通过P6“活动”简要分析北美洲的地形特点。
四、先学
五、后教
方法:学生举手回答,多让后进生回答。当出现个别不会的,让会的帮助不会的,当出现多数不会的,学生讨论,教师点拨,同时提醒学生在课本中进行符号的标注。
思考题1:
要点:、群岛、高原、平原、山脉、河流和湖泊,并在图中做好标注。
思考题2:
要点:第一,地形类型复杂,以高原、山地为主;第二,地势中部高,四周低;第三,地表起伏大,高低相差悬殊
思考题3:
要点:亚洲许多大河均发源于中部的山地、高原,并呈放射状流向海洋
思考题4:
要点:东西高、中部低,山地南北延伸,形成三大纵列带
六、当堂训练:
当堂背诵(自背、互背)
七、教后记:
第2课世界最大的季风气候区
导入板题
第2课世界最大的季风气候区(板书课题)
出示目标
学习目标:
说出亚洲主要的气候类型及特点,并能简要分析原因。
说出季风气候的三种类型,分析亚洲季风气候。
了解季风气候带来的自然灾害、环境问题及对人类的影响。
自学指导
同学们认真默读课文P7—10,边读边思考下列问题并划出要点,10分钟后,比谁能正确回答:
1、在图中找出亚洲的气候类型。
2、亚洲气候有什么特征?简要分析其原因。
3、通过P8“活动”说说非洲气候特点。
4、完成P9“读图”,认识亚洲的季风气候。
5、世界上最为典型的季风气候区分布在哪里?
6、亚洲的季风气候对农业有什么影响?
四、先学
五、后教
方法:学生举手回答,多让后进生回答。当出现个别不会的,让会的帮助不会的,当出现多数不会的,学生讨论,教师点拨,同时提醒学生在课本中进行符号的标注。
思考题1:
要点:热带雨林气候、热带季风气候、热带沙漠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亚寒带针叶林气候、寒带气候、高原山地气候
思考题2:
要点:一是气候复杂多样;二是季风气候显著;三是大陆性气候强。其原因见课本P7
思考题3:
要点:一是以热带气候为主;二是热带沙漠和热带草原气候广布;三是气候类型分布南北对称
思考题4:
要点:读图1:东部和南部自北向南依次为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读图2:冬季风是偏北风,夏季风是偏南风,夏季风来自海洋;读图3:季风区的范围是与夏季风的影响范围一致
思考题5:
要点:东亚和南亚
思考题6:
要点:有利影响:雨热同季有利于水稻等农作物的生长;不利影响:降水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大,水灾旱灾频繁
六、当堂训练:
当堂背诵(自背、互背)
七年级地理(下)册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