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安全现状调查
报告书
2015年12月
前言
楼房在使用过程中,由于材料的老化、构件强度的降低、结构安全储备的减少,必然会产生由完好到损坏、由小损到大损、由大损到危险。引起房屋“发病”和“衰老”的原因有哪些因素呢不外乎是裂缝大量存在,抗渗性、抗剪性、抗震性等力学指标显著下降,门窗,楼梯栏杆破损严重,内部基础设施严重缺失,安全现状令人堪忧。
辨识危险源
房屋内部地面开裂,没有维护补修。
整改措施:尽快找施工人员将地缝补好,顺便可以将房屋整体做一个保养维护。
教学楼内部的电线箱没有上锁关闭,里面的电器元件直接暴露在外,没有防护措施,虽然是在高空人不易触碰,但是还是有危险性。
整改措施:落实到具体的管理人员,并且增添一些加固工具将其加固,定期派人进行查看。
教学楼内部易燃物随意堆积,无人看护管理,有发生火灾的可能性。整改措施:组织特定人员将其清理干净,将这些易燃物放置到其应该放置的地方,或者直接处理掉。
房屋内部多处楼梯间的窗口没有玻璃,万一有人失足摔倒,可能直接从房屋内部跌出房屋外部,坠落造成伤亡。
整改措施:安排人员将玻璃装上,并且定期派维护人员来检查。
房屋内部放置的灭火器都已经尘埃布满,里面的压强指针已经低于绿色区(压强指针在黄色区域表示正常)并且都已经超过了保质期,万一发生火灾,这些灭火器显然不能产生任何作用。还有在检查中发现没有消防栓和火灾报警系统。
整改措施:对整栋建筑进行火灾隐患检查,派专人定期查看灭火器、消防栓是否能正常使用,及时更换掉过期的灭火器。
房间内部插座已经脱落,电线已经暴露在外,很容易发生触电事故。
整改措施:对整栋楼进行一次彻底的电线线路检查及改造。
房屋内部墙壁脱落,房屋外部墙壁也有脱落,可能会有高空坠落的危险。
整改措施:管理人员尽快对其进行修缮,对于难以修缮的应悬挂警告标志以防意外发生,并且应该安排人员定期维护房屋整体。
由于该楼房是上个世纪建设的,所以门窗等部件普遍采用老旧的样式,比如该楼房普遍采用平开窗,这种窗户的不足之处是窗扇使用时间久了,会发生老化,进而脱落,造成高空坠落,给路过的行人造成难以想象的伤害。
整改措施:对整栋建筑进行一次安全检查,凡是有坠落趋势的物体,都要安装防护装置。
在一些楼道走廊里,有明显的高度落差,但是没有任何如护栏的防护装置,如果是在夜间、照明不良的情况下,很容易发生跌落,造成人员伤亡。
整改措施:在对有较大高度落差的地点安装防护栏,并对现有防护栏进行检查,发现不稳定的防护栏及时进行加固。
一些楼梯大面积损坏,楼梯防滑条脱落、损坏,如果地面潮湿,很容易发生滑落事件。如果再加上大量人员拥挤、推搡,大面积的踩踏事故也存在发生的可能。
整改措施:对楼梯损坏处,楼梯防滑条脱落的地方进行修缮,并张贴标语进行警示。
经过对楼梯通道进行精确测量后发现,整栋建筑只有两个楼梯出口,楼梯宽度只有一米,过于狭窄,一旦发生紧急情况,人员很难进行快速逃生。
整改措施:安装紧急出口指示灯,方便人员按照正确的逃生方向进行逃生节省时间,防止发生拥挤。
由于学校住宿条件差,学校将四楼和五楼改成了学生宿舍,这样随意地对建筑进行改造,改变的它的使用功能,这样表面上看是没有什么问题,但是隐藏着重大的安全隐患。我们都知道,一栋特定的建筑物,在设计之初,为了配套它的使用功能,采用的技术标准是不同的,基础设施建设也是不同的。
整改措施:对建筑功能改造的可行性进行评估,增加相应配套设施。
定量分析危险因素
前面列举了几种常见的危险因素,主要包括火灾、触电、物体打击、高空坠落等,但我想再具体的谈一谈火灾事故。全国每年火灾死亡人数惊人,据统计,我均损失近200亿元,并有2300多民众伤亡。但仔细分析发现,大部分火灾造成的人员伤害并不是直接由火造成的,多数是由于逃生不及时,造成窒息、中毒的状况。经过对该建筑进行定量分析后,我们发现该栋建筑设计的极不合理。主要有以下两点:
。通过调查发现,该建筑左右只有两处楼梯,并没有紧急逃生通道,楼梯通道很狭窄。关于电梯和楼梯的设计规范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和《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的有关规定:楼梯梯段净宽不应小于。六层及六层以下建筑,一边设有栏杆的梯段净宽不应小于lm(注:楼梯梯段净宽系指墙面至扶手中心之间的水平距离);楼梯踏步宽度不应小于;踏步高度不应大于;扶手高度不应小于;楼梯水平段栏杆长度大于时,其扶手高度不应小于;楼梯栏杆、垂直杆件间净空不应大于;楼梯平台净宽不应小于楼梯梯段净宽,且不得小于。
。仔细观察楼房前面的道路发现基本的消防通道没有预留,高层建筑的周围,应设环形消防车道。除此之外,初步
建筑安全评估报告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