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教案)模板
根本信息
学 科
语文
年 级
八年级
教学形式
讲读课
教 师
马宜曼
单 位
附中
课题名称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
学情分析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毁了)
6. 两个“匪徒”在圆明园犯下了哪些罪行?
(明确:洗劫,放火,行窃)
?
(明确:小额尔金(对照书下注释,区分两个额尔金的所作所为))
8。对两个匪徒的所作所为,作者持什么态度?
(明确:谴责的态度)
(四)课堂小结
“我以为我可以忘记
只要我不回过头来
我以为我可以当作什么都不曾发生
只要我不翻开昨天的日记
然而你总在我的梦中出现
唤醒我的心中对你
不能忘却的思念”这不仅是中华民族的心声,也是雨果博大胸怀和深沉的人道主义精神的表达
第二课时
【课堂导入】
用回忆复习上节课的内容导入新课.
【教学过程】
(一)细读课文,合作探究,理解主旨
1.雨果是怎样描绘圆明园的?有什么情感和语言特点?
(提示:总评“世界奇迹” .分说①和巴特农神庙比较②详细讲述园中之物 ⑶概述消耗劳动之巨。总述为亚洲文明杰作。对东方艺术、亚洲文明的尊重,对中华民族的尊重和赞美,表现了雨果的博大胸怀和对全人类文化成果的热爱。)
2。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这件事,雨果是什么立场和态度?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提示:a、站在人类的立场,立场明确,态度坚决,对英法联军的罪恶行径进展了强烈谴责和辛辣挖苦。b、对被侵略者和被掠夺者表示宏大同情,饱含着深沉的人道主义精神。)
3。雨果是怎样责英法联军的匪徒行为的?在语言上又有什么特点?
(用反语通过反语来谴责,如“更彻底"“更漂亮”“丰功伟绩”“收获宏大”“我们欧洲人是文明人”“全部赞誉” :成心使用和本意相反的词语或句子来表达本意,也称“倒反”、“反话”,多用在揭露、批判、挖苦等方面。)
4.⑤--⑩段,找出作者挖苦侵略者的语句,哪些是反语?谈谈自己的感受.
(提示:英法联军远征中国,作为一名法国人很容易被当局制造的言论所蒙蔽,易被狭隘的爱国狂热所支配。而雨果却有清醒的头脑、公正的立场,真是难能可贵!他珍视人类文明成果,尊重文明的创造者,他盛赞圆明园的文化艺术价值,盛赞这一世界奇迹的创造者(中华民族是一个
“超人的民族”),表达了他对中国人民的同情和尊重。雨果把上尉征求意见的时机变成向匪徒政府提出抗议的时机,谴责侵略者的贪心、野蛮、无耻,表现了他明辨是非的良知和正直不阿的人格。 )
5。概括主旨
法国著名作家雨果在《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一文中,立场坚决,态度鲜明地愤怒谴责英法联军的匪徒行为,谴责英法联军消灭世界奇迹圆明园的罪行,表达了他对中国人民的同情和敬重,对人类文化成果的无比珍惜.
(二)揣摩语句,理解文章的丰富内涵
1.在世界的某个角落,有一个世界奇迹。这个奇迹叫圆明园。
(把“世界”改为“中国",好不好?)
2.圆明园在梦想艺术中的地位就如同巴特农神庙在理想艺术中的地位。
(这里为什么要谈到“巴特农神庙”?比照手法)
3.岁月创造的一切都是属于人类的/
(这一句话有什么特殊含义?)
4.他们手挽手,笑嘻嘻回到了欧洲。
(这一句有什么特殊的表达效果?)
5.这是文明对野蛮所干的事情。
(注意品味加点词)
6.治人者的罪行不是治于人者的过错;政府有时会是匪徒,而人民永远也不会是匪徒。
(如何理解这句话的含义?明确:侵略压迫别国人民的殖民者不能以被压迫者的过错为借口,以此来掩盖自己的罪行。作为人类文明的创造者-----—-人民永远不会做出像英法两国政府那样的匪徒行径。匪徒为自己所犯罪行百般抵赖的丑恶嘴脸昭然假设揭)
7.我希望有朝一日,解放了的干干净净的法兰西会把这份战利品归还给被掠夺的中国.
(“干干净净”是什么意思?雨果的这个夙愿怎样才能实现?)
8.我证实,发生了一次偷窃,有两名窃贼。
(从这一句话中,可以看出雨果什么样的品质?明确:结尾作者再次指出英法联军自诩的远征中国的成就是彻头彻尾的无耻的偷窃,以辛辣的讥讽点明主旨,表达了作者明确的立场、鲜明的态度和对中国人民的深切同情。)
(三)课堂小结
中国是被掠夺国,我们中国人谴责匪徒,控诉掠夺,那是很自然的。假设我们换到雨果的位置上去,那么,我们就会想到,一个法国作家如是说,-—勇揭真相,何等良知!语言魅力——反语嘲讽,何等智慧!雨果是在匪徒统治的国度时发表他的议论,公开抗议本国政府的匪徒行径,他不顾个人得失,公理至上,是很有骨气的,因此也赢得了中国人民和世界
教学设计(雨果)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