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浅析两位钢琴家对巴赫第六法国组曲的演绎.docx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浅析两位钢琴家对巴赫第六法国组曲的演绎
 
 
【Summary】本文以巴赫第六法国组曲BWV817为研究对象,针对两位以演绎巴赫为著名的钢琴家(古尔德与席夫)所演绎的版本进行分析,意在探究两位钢琴家演奏巴赫的 
 
浅析两位钢琴家对巴赫第六法国组曲的演绎
 
 
【Summary】本文以巴赫第六法国组曲BWV817为研究对象,针对两位以演绎巴赫为著名的钢琴家(古尔德与席夫)所演绎的版本进行分析,意在探究两位钢琴家演奏巴赫的异同,以启发更多的钢琴演奏者在演奏巴赫上获得更多的灵感,更合理地演绎巴赫作品,丰富自己的诠释。
【Key】巴赫第六法夫
J605              A                  1002-767X(2020)19-0019-02
【本文著录格式】[J].北方音乐,2020,10(19):19-20,24.
“西方音乐之父”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他一生没有离开过德国,所有的曲目创作几乎都是有特定目的的,如为庇护人、为教堂,为教学而写。由于他的勤奋博览,勤奋好学,使得巴赫的创作并没有局限在德国,而是广泛吸收各国的文化,各国流行的风格、体裁与写法,既能创作法国组曲,意大利协奏曲、德国组曲(帕蒂塔)、英国组曲,还有波兰舞曲,各种风格体裁的创新,使巴赫的创作具有国际化特征。本文所分析到的第六法国组曲,堪称最著名的法国组曲,也是钢琴家在音乐会上演奏次数最多的法国组曲。
格伦古尔德(Glenn Gould,1932-1982)加拿大钢琴家,被世人称为“音乐怪才”,前半生以钢琴家的身份经常活跃于舞台。后半生却截然相反,他拒绝现场观众,只用所录制的音乐唱片与观众交流。古尔德所演绎的巴赫既有他那个时代的特点又适合于所有的时代并且永不过时,为人们所喜爱。
安德拉斯·席夫(Andras Schiff,1953-)生于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后于2001年加入英夫演奏的巴赫同样具有魅力,手指纤巧,指触间可以处理出宛如薄纱般的纯净和透明,就像装饰着金色细闪的微光,细腻的音色浪漫又令人心旷神怡。
下面是以运音法、装饰音弹奏等为切入点,针对巴赫第六法国组曲的两位钢琴家演绎版本分析。
一、运音法对比
以小步舞曲第1-8小节为例,湖南文艺出版社(布索尼版本)第六组曲小步舞曲的谱面如下(见谱例1):
而两位演奏家的实际演奏记谱如下(见谱例2):
古尔德演奏小步舞曲1-8小节记谱如下:
古尔德的演奏注重整体的颗粒性、跳跃性,是很少出现连奏的,多为断奏。连续的六个八分音符被古尔德分解为两个音一组。前两个落提,强调重音,中间两个断奏,后两个落提,比原始记谱更添活力。另外,古尔德把这六个小节又划分为两个小节一组,力度上有对比,有层次感、新鲜感。
席夫演奏小步舞曲1-8小节记谱如下
席夫的演奏相对比于古尔德的断奏,更有连、断相结合的特点,将“韵律”二字形容席夫的演奏再合适不过。
二、速度对比
宏观的来看,古尔德的弹奏速度稍稍快于席夫,但是古尔德在每遍的反复段落都没有做出反复,呈现的是aab的结构,席夫则每个段落都安排了反复,呈现aabb结构。有意思的是,席夫每次在即将进入反复段落之前都会加上几个音

浅析两位钢琴家对巴赫第六法国组曲的演绎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科技星球
  • 文件大小179 KB
  • 时间2022-08-12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