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六年级语文重要的知识点.docx


文档分类:幼儿/小学教育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六年级语文重要的知识点
  六年级下册语文知识点
  1、《文言文两则》
  《学弈》选自《孟子·告子》。故事说明了学习应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两小儿辩日》选自《列子·汤问》。故事体现了两小儿善于观察、说话有理有据和孔子实事六年级语文重要的知识点
  六年级下册语文知识点
  1、《文言文两则》
  《学弈》选自《孟子·告子》。故事说明了学习应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两小儿辩日》选自《列子·汤问》。故事体现了两小儿善于观察、说话有理有据和孔子实事求是的态度。
  课后第3题:
  ①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答:难道是因为他的智力不如别人好吗?说:不是这样的。
  ②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答:我认为太阳刚出来的时候离人近一些,而中午的时候离人远一些。
  ③孰为汝多知乎?答:谁说你的知识渊博呢?
  2、《匆匆》
  课后第2题:“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答:作者把自己过去的八千多日子比喻成针尖上的水滴,把时间的流比喻成大海。日记显得多么的渺小,消逝得那么快,无声无息,无影无踪。表现出作者十分无奈的愁绪。
  3、《桃花心木》
  这是我国台湾作家林清玄的一篇散文。作者借树苗的生长,来比喻人的成长,写一个种树人让“树木自己学会在土地里找水源”的育苗方法,说明了在艰苦环境中经受生活考验、克服依赖性对人成长的重要意义。
  课后第2题:
  ①不只是树,人也是一样,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较经得起生活的考验,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
  答:“不确定”是指生活中不可预料的一些坎坷、曲折、磨难。生活中的“不确定”,比如生病、父母下岗、遇到自然灾难等。
  ②种树的人不再来了,桃花心木也不会枯萎了。
  答:因为种树人不定期、不定量地给树浇水,就是让树木适应环境,把很少的养分转化成巨大的能量,学会自己在土地里找水源,深深扎根,茁壮成长。所以种树人不再来了,桃花心木也不会枯萎了。
  六年级上册语文知识点
  多音字:
  给:gěi给力 jǐ给予
  场:chǎng场地 cháng一场雪
  词语解释:
  伟大:①品格崇高;才识卓越。②气势雄伟;规模宏大;超出寻常,令人景仰钦佩的。
  不朽:永不磨灭(多用于抽象事物)。造句:人民英雄的精神永垂不朽。
  情愿:心里愿意。
  尸首:人的尸体。
  下场:人的结局(多指不好的)。
  抬举:看重某人而加以称赞或提拔。
  反义词:
  伟大——渺小 情愿——被迫
  永远——暂时 抬举——贬低
  近义词:
  伟大——崇高 情愿——甘愿
  永远——永久 抬举——器重
  课文主题:
  本文通过写鲁迅和与他截然相反的“有的人”的对比,批判了那些骑在人民头上的反动统治者和压迫者,热情歌颂了鲁迅先生为人民无私奉献的可贵精神,号召人们做真正有价值的人。
  课内问题:
  诗歌的前四小节每节都有两个“有的人”,它们的意思相同吗?
  答:不同。每节的前两旬是写反动统治者,他们虽然活着却如行尸走肉,他们欺压百姓,下场可耻;后两句是写鲁迅以及像鲁迅这样的人,他们虽死犹生,永远活在人民心中,赢得人民的尊敬和歌颂。
  六年级语文知识点
  

六年级语文重要的知识点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3321568027
  • 文件大小22 KB
  • 时间2022-08-12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