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思维导图,为学生习作添彩
颜花真
摘 要:在中高年级习作教学中,充分运用思维导图激发学生兴趣,突破教学重难点,积极培养学生个性化的表达,促进学生在交流中不断提高,从而推动习作教学方式的变革。
Key:思
巧用思维导图,为学生习作添彩
颜花真
摘 要:在中高年级习作教学中,充分运用思维导图激发学生兴趣,突破教学重难点,积极培养学生个性化的表达,促进学生在交流中不断提高,从而推动习作教学方式的变革。
Key:思维导图;中高年级;习作教学
在中年级的习作教学中,不少教师发现,一些学生不知道要写些什么,要怎么写?一遇到习作就乱了方寸:有的愁眉苦脸举棋不定无从下笔;有的三言两语断断续续磨蹭半天;有的东拼西凑四不像;有的直接网上下载搞克隆……如此种种,习作不但缺乏个性化的思考、见解和情感,而且反映不出真实的水平,因此老师、家长不满意,连学生本人也觉得无趣。究其原因是在习作时,师生没能很好地解决写什么、怎么写的问题,没能找到有效的习作方法,从而造成了习作高耗低效的困局。
英国东尼·博赞创造的思维导图可以把枯燥的信息变成彩色的、容易记忆的、高度组织的图,它与我们大脑处理事物的自然方式相吻合,是一种有效的思维
工具,在作图时使用线条、颜色、符号、词汇和图像,充分开发人的“全脑”,培养人的创新思维。对中高年级学生来说,使用思维导图是一种有效的思维方式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他们认知与学习、反思与创新的一种直观、有效的方法。筆者在教学中尝试运用思维导图,让学生大胆地画出习作思路图,通过“图”“文”紧密结合,打造生动有趣的课堂,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放飞想象,激发兴趣
小学生有意注意的时间短,无意注意的时间长,在习作过程中要保持对学习的兴趣,就要不断满足其好奇心,激发创意,释放想法。传统的习作课堂,存在老师讲得多学生练得少,老师指导模式较单一等弊端。思维导图通过多变的图形、不同的色彩、粗细不等的线条以及自由联想的状态,契合了学生的兴趣需要。同时我们把思维导图看成是儿童的游戏,一种在纸上放飞想象进行自我表达的游戏,在这种轻松愉悦的形式中,引导他们对导图的核心词展开联想,无拘无束地完成作文提纲。努力让学生说、画、听、评、写相结合,让他们参与活动,获得体验,表达自己,获得赏识,不断提高习作能力。通过实践,我们发现,当孩子们在写作文时,更喜欢写思维导图日记,且图文并茂;当孩子们即兴表达时,他们看着思维导图更容易表达得生动、具体、有序;当师生一起合作设计导图完成习作任务时,孩子们兴趣更加浓厚,师生关系更加和谐,习作质量更高。
二、分层训练,突破重点
指导学生习作的重点是让他们知道为什么写、写什么、怎么写,处理好这三个问题时的教学实践中,教师通过思维导图,围绕这三大问题,引导学生明确习作的重要性,重点解决言之有物、言之
有序的问题。也就是在绘制导图时引导学生认真考虑开头、中间、结尾分别要写什么,该怎么写。平时扎实开展训练,训练力求有梯度。各个年级在训练时又各有重点。三年级习作刚起步,导图以辐射模式为主,重点指导学生写出一个精彩片段;四年级导图引入线性模式,重点指导学生写出两个精彩章节;五年级新增聚敛和环状模式,重点指导学生写出条理清楚、结构完整的篇章;六
巧用思维导图,为学生习作添彩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