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舞台,大文章
在农村高中艺术课教学中,笔者尝试在每堂课上为学生搭建5分钟左右的“艺术小舞台”,为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艺术、自我实践艺术开辟了一片新的天地,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小舞台”,以“培养学生的艺术实践能力”为主要目标,培小舞台,大文章
在农村高中艺术课教学中,笔者尝试在每堂课上为学生搭建5分钟左右的“艺术小舞台”,为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艺术、自我实践艺术开辟了一片新的天地,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小舞台”,以“培养学生的艺术实践能力”为主要目标,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参与意识、创新意识及实践等诸多方面的能力;“小舞台”的主人是学生自己,每期节目从组织到表演都由学生自己负责,学生可自由组合,自由表演,以自己的方式尽情领略艺术、实践艺术、展现艺术;教师是“小舞台”的引导者,在它成功时喝彩,失败与迷茫时提供有力的帮助。
在艺术课上搭建“艺术小舞台”主要是基于以下思考:
其一,顺应课程改革的要求。“素质教育”的口号在中华大地上已是妇孺皆知,而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正是素质教育要求的集中体现。艺术课是在基础教育改革中产生的新课程,是在我国已有音乐、美术分科课程的基础上构建的一门充满生机的综合课程,它一改过去“以知识为中心”为“以人为中心”,由过去的“重知识”转变为“重能力”……,一切“以学生发展为核心”,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此,我们要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积极探索各种教学手段和途径,为学生搭建一个“艺术小舞台”,正是笔者顺应课程改革的一种教学探索。
其二,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从农村的实际情况来看,交通、通讯相对落后,教育改革的速度明显落后于城市,学生的思想较纯朴,知识面相对狭窄,各种能力较弱;而农村高中学生大多已达17―19岁,这个年龄段的学生生理、心理发育已相对成熟,思想活跃,精力充沛,多数学生具有较强的表现欲望,观察力敏锐,对周围的人和事都有其独到的看法和见地。然而更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因缺少锻炼而显得比较胆小、羞于表达,但是他们同样渴望成功,希望得到别人的肯定与赞赏,尤其需要通过各种活动的成功经历发展自信。据观察,很多学生都喜欢流行音乐,爱唱流行歌曲,不少学生拥有自己的手抄小歌本,有自己的“音像资料库”。因此,从客观上看,学生需要教师为他们创设一个交流与发展自己的舞台,而艺术课在这点上恰好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和条件。
为此,笔者在实际教学中除了精心设计教学中的“实践”环节外,还专门在每堂课前抽出5分钟时间进行“小舞台”活动。随着此项活动的一步步深入开展,学生从“不敢表演―――不愿表演―――想表演―――敢表演―――愿表演―――表演得好―――表演得精彩―――争着表演”,达到了积极参与和人人参与;表演时从紧张、被动、中规中矩,到放开手脚、大胆想像,进而开始了自由创造;节目也从最常见的唱歌,发展到了舞蹈、戏曲演唱、器乐演奏、时事演讲、武术、配乐诗朗诵、魔术、书法、绘画、手工制作、小品、音乐剧等等。这些节目有的采取单纯的一种艺术形式,更有许多节目注意了各种艺术间的结合;有些节目是学生模仿而来,更有许多节目是学生自编自演;有些意在展示自己骄人的才艺,有的则关注当代中学生的学习与生活;有的节目紧扣新的艺术课教材,更多的是把视线投向更为广阔的课外;有的“小舞台”设计为“打擂台”,有的则策划为“版块式”;曾
小舞台,大文章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