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商圈
对于中国纺织行业而言,2012无疑是低潮的一年;而对于中大纺织商圈而言,2012却因一场思想盛宴的到来而碰撞出了炽热的火花。12月12日,广州长江中国轻纺城隆重举办了中大商圈轻纺业升级暨2013年面辅料流行趋势高峰论坛,些主要的经济体国家,特别是欧盟经济非常箫条,由于受到主权债务危机的冲突,整体经济低迷,而到现在为止,还看不到走出低谷的苗头。所以国际经济环境非常不好,国内经济也是处在一个下行和趋缓的趋势。再加上行业今年还面临着非常突出的问题,就是棉花价格的国内外差价非常之大,今年做棉制产品出口业务就非常的难做,而且这个差价到现在为止仍然在扩大,我们也多次向政府有关部门呼吁,但是迄今为止还没有找到一条解决差价的办法和途径,所以这个问题可能还会影响到明年,
再加上我们的要素成本,包括劳动力成本,资金成本,这方面的压力并没有缓解,所以导致了今年的市场压力很大,盈利的空间也变小了,所以行业整体比较困难,形势比较严峻。
当然,3季度以后似乎稍微有了回升,但这种回升的基础是很不牢固的,下面我就把我刚才所陈述的行业整体形势的评判,用一些具体的数据来给大家做一些分享。我说的是行业整体数据。
根据国家统计局提供的1—10月份规模以上企业的数据分析,规模以上是年销售额达到两千万以上的生产型企业作为统计的对象,这里不包括商家,只说生产型企业,1—,工业总产值增长了11%,但是和去年同比回落了17%,也就是说增长速度在回落,而且是明显的回落。但是1到9月份和1到8月份相比,回落的幅度有所收窄,因此判断,似乎有回暖的迹象。各种产品的产量,化纤增长了12%,各种布增长了8%,各类服装增长了5%,各种纱的产量有两个数据:国家统计局是增长12%,行业内统计是下降了5%。我们行业企业对银行肯定要出一组数据,太差是拿不到贷款的,
所以他报给统计局的可能又是另外一种数据,每个老板都有几本帐嘛,因为要给不同的对象看他的帐目。总的来说,增速是下滑的,但是在9月份之后稍微有所回升,这是生产的。
再看出口,1—10月份,按照海关统计纺织品服装出口总额是2168亿美金,同比增长2%,这个比1—8、1—9月份扭负为正,1—8、1—9都是负,1—10月份出现了2%的微弱增长。但是我们感受到的压力依然很大:
首先是我们对发达国家,尤其对欧盟的出口1—10月份仍然是-7%。对美国的出口是+2%,但是我们的美国市场上的份额在下降,而孟加拉、越南这些国家在增长。
第二,今年以来凡是沾棉的产品,全部都是负增长。棉纱、棉布、棉质服装、棉质床品,出口都是负增长,主要是因为我们国内棉花价格和国际棉价之间有巨大的价差,年初是差三千块钱一吨,现在是差五到六千块钱,这样我们就很难和国外用廉价的棉花生产的产品来竞争,所以我们这一块就退出了不少市场。与此同时,我们从印度、巴基斯坦进口的棉纱大幅度增长,因为他
们那儿每吨棉花比我们要便宜6—8千元,他们的棉纱就大量的进入我们国内市场。所以现在有些商人到那些国家去做棉纱生意,这可能是一个机会,但这完全是由于巨大的差价造成的。
第三,出口方面还有一个动向,由于东盟国家,我们的周边国家他们面向的欧美市场出口也在下滑,他们主要是服装的出口在下滑,因此,对我们国内向他出口的面料辅料的需求在下降。我估计你们有做东南亚国家生意的,今年向那些国家出口面料辅料在下降,为什么?因为他们服装的出口下降,所以就减少了我们面辅料的进口。产业链的关系,通过市场的贸易反映出来了。所以今年我们的出口确实是比较严峻的。
上礼拜我刚从台湾回来,台湾的同行也有同样的看法,多亏他们有一个大陆市场,否则它的产业是很惨的。内销方面,按照国家统计局的统计,1—10月份限额以上的批发零售,%,这个增长数据是超过了全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增速4%,但是和去年同期相比,我们是回落了6%,增速也在下降。规模以上的内销产值增速和去年同比回落了12%。这里可以看出内销
增速也在回落,但是到了10月份、11月份,我们拿到商业联合会的数据,可以看出我们一些大型商场的服装,尤其是品牌服装的零售增速在开始加快。同时,电子商务,不论是服装还是家纺,,增速是大幅度提升,电子商务既可以满足青年消费者的需求,同时也是终端企业处理库存的一个非常好的渠道,所以这一块的销售显得非常的火爆,这也应该算是我们的内销。
投资方面,1—10月份行业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长了15%,和去年同期相比回落了20%,增速明显放慢,说明现在对行业的投资信心不是很足,但是在区域投资当中,我们中西部的投资速度仍然还是比较快的,这说明我们这个行业区域结构调整以投资拉动的,从东部向中西部的产业转移,仍然还保持着他的速度
中大商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