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恩难忘》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学习课文,理解“师恩”一词,使学生理解启蒙老师田老师对作者的宏大影响——使他成功地走上了文学之路,感受作者对老师的理解、敬仰和感谢之情,激发学生敬师爱师的情感。
2.在自读课文时,引导学《师恩难忘》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学习课文,理解“师恩”一词,使学生理解启蒙老师田老师对作者的宏大影响——使他成功地走上了文学之路,感受作者对老师的理解、敬仰和感谢之情,激发学生敬师爱师的情感。
2.在自读课文时,引导学生练。
3.学认生字13个,学写10个,在阅读中理解和积累词语“娓娓动听、身临其境、嘎然而止、引人入胜、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等.
4.仿照田老师编故事学语文的方法,引导学生给古诗编故事,启发学生展开想象学。
教学重难点:
1.通过对课文语言文字的朗读品味,体会作者对老师的感谢和思念之情。
2.理解文中抒情性语句表达的意思,体会其中蕴藏的丰富情感。
课时划分:
两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的:
1.掌握本课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初步体会作者对老师的感谢之情。
一、 预习课文要求.
1.自读课文,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认识生字,将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2.理解课文大意,在自己不懂的地方坐上标记,试着寻找答案.
二、 导入新课。
1.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根据你预习的情况说说课题的意思。
3.引导学生考虑:让作者难以忘记的老师是谁?什么事让他难忘?
三、 理解课文大意。
1.带着问题自读课文。
2.全班交流,弄清课文主要写了“我”的启蒙老师田老师用讲故事的方法教“我们”学习古典诗词,给“我”宏大影响的事.
四、 指导认真阅读,深化理解课文.
1.分小组讨论自己在预习中遇到的问题.
2.小组汇报本组学习情况.
3.全班交流在小组内未解决的问题。
4.引导学生联络课文内容重点理解词语:
娓娓动听-—-—形容连续说话,说得生动,使人爱听。
身临其境—--—亲身到了那个地方,经历了那种情况。
嘎然而止--—-形容(声音)突然停顿.
引人入胜————把人带到美妙的境界。本课指田老师讲的故事很有吸引力。
鼓励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成语造句。
5.引导学生重点理解课文第七段。
质疑:田老师的故事讲得怎样?从“我”的表现中哪些词可以看出来?
生朗读第七段,找出相应词语理解交流(入迷、恍如、发呆、惊醒)。
请生分别扮演田老师讲故事,“我"听故事,再现场景,体会当时作者的心情。
6.过渡:田老师编故事讲课对“我”以后有什么影响?
7.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第九段。(简介“刘绍棠",帮助学生理解.)
8.小结:说说此时你对“师恩"如何理解?假设把“恩"换成“情”、“爱"、“益"是否可以?
五、 鼓励学生选一首学过的古诗编个故事。
第二课时
课时目的: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结合详细的故事情节,充分理解抒情性语句蕴含着的丰富情感。
师恩难忘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