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泪交织的七天七夜
她没有想到,身在异地,会有2000多名素不相识的宁波人一周内为她捐款60万元。
她没有想到,躺在病床,会有400多名宁波人冒着高温到医院看望她。
是她浓浓的母爱感动了宁波人。
罗南英,青海省乐都县高店乡河滩寨学校29岁的语文教师,3岁男孩鹏鹏的妈妈,一个找到了骨髓配型却无力支付60万元骨髓移植费用的白血病患者,在她绝望时,宁波人用博大的爱心感动了她,感动了她的家乡青海,感动了一座又一座城市。
因为有了青海女教师罗南英用母爱感动宁波人同时又被宁波人所感动的故事,2005年6月26日至7月2日这普通的七天,酷热的宁波显得格外的不平凡。
“妈妈,我如果不能回来了,请您照顾好鹏鹏,教育他做一个正直、善良的人,我来生再做您的儿媳妇,报答您对我的恩情。”--摘自罗南英临行前对婆婆说的话
今年3月,罗南英被青海省人民医院诊断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由于她的病发现得太晚了,只能通过骨髓移植手术来治疗,随时都有生命危险。这时,她的一位同样患有白血病的朋友提供信息:宁波市第一医院治疗白血病效果很好。罗南英决定来宁波试试。
罗南英清楚地记得4月16日在丈夫陪同下离开西宁时的情景。那天,西宁的天阴沉沉的,高原的寒意尚未完全退去,婆婆抱着她3岁的儿子送她到车站,儿子甜甜地说:“妈妈再见,晚上早点回来。”听到儿子的话,罗南英的泪水刷刷地往下流。她不想在儿子记忆中留下一个哭泣的妈妈,她含泪笑着将儿子抱了又抱,亲了又亲,儿子懂事地用小手给她擦着眼泪。当转身告别的那一刻,罗南英给婆婆跪下了,请求替她照顾好孩子。
4月19日,罗南英住进了宁波市第一医院。经过检测,她和姐姐的骨髓完全相配,而且是6个点相配,姐姐可以为她提供骨髓移植手术的骨髓供体。但是,60万元的巨额费用难住了罗南英。她每年的收入不到1万元,丈夫月收入还没有她高,娘家和婆家也都经济不宽裕,她和丈夫要不吃不喝积攒30年,才能凑够60万元。眼看着死神一天天逼近,她和丈夫无奈地选择了放弃,回青海老家,用不多的在世时间给儿子一些实实在在的母爱。
由于化疗导致她皮肤异样,医生建议等治好皮肤病后再出院。在等待出院的日子里,罗南英想起了给儿子写信。她怕儿子在自己离开人世后,因为缺少母爱而变得性格孤僻。她要在自己有限的日子里,给儿子写够可供一生阅读的信,让儿子在每个生日、童年时代的每一个“六一”、青少年时代的每一个“五四”、人生受到挫折或遇到困难时,都能读到她留下的信,感受到浓浓的母爱,得到如何做人的真知。
在第一医院血液科的病床上,罗南英开始给3岁的儿子鹏鹏写信。她每写一段便要停下来修改一会儿。她要将信写得有文采些,这样,若干年后,儿子在读到信时,就会为自己被白血病夺去生命的母亲是一位文笔优美的中学语文教师而感到自豪。
6月下旬,在宁波市第一医院住院的罗南英看到《宁波晚报》上有“给孩子的一封信”的话题征文,她尝试着将自己写给儿子的信投到了报社。
“孩子,妈妈对不起你,在你这样年幼的时候就要离开你。但是妈妈会写许多许多信留给你,在你每个生日到来的时候,让爸爸读给你听,识字以后你也可以自己看。虽然那时可能阴阳两隔,但妈妈会在天上看着鹏儿一天天一年年快乐、健康地长大。”--摘自罗南英预留给儿子的信
6月26日,《宁波晚报》以“让母爱穿越时空成为永恒”为题选登了罗南英预留给儿子的四封信,这四封信分别是她写给儿子懂事时、10岁、20岁和29岁时阅读的。
鹏鹏,我亲爱的孩子:当你能够独立看懂这封信的时候,妈妈也许已经离开你了。现在咿呀学语的你才3岁,妈妈不幸得了白血病,妈妈不能陪你很久了,可是妈妈多么希望和你在晨曦里、在晚风中嬉戏玩耍,看着你无忧无虑地成长啊!
鹏儿,在提起笔的这一刻,妈妈有许多许多话要跟你讲,希望你能感受妈妈的心。妈妈的心里,也许有痛苦,也许有恼恨,但更多的是平静和感恩。
妈妈这一生最想感谢的人,是你的爸爸。你知道吗,在妈妈眼里,你的爸爸是一个善良厚道、情义深重的男人......
鹏鹏:
当你读到这封信时,应该是你十周岁的生日了,妈妈祝你生日快乐!鹏儿,你现在上三年级了吧,你有多高了?你听话吗?你的学习好吗?你和你的同学们相处得好吗......因为这是妈妈提前给你写的信,所以你十岁的情况妈妈只能猜测和设想。写这封信的时候妈妈在病中每天除了打针、吃药外,就是想你――我的孩子。
妈妈知道,亲人们会给你过十岁的生日,也许还有温馨的烛光和诱人的香喷喷的大蛋糕......可妈妈要对你说,先对每一位在场的人表示真诚的感谢――感谢他们的抚养,感谢他们的关怀,感谢他们对你无私的爱!说的时候,也代表妈妈,好吗?
过了这个生日,你就是个小大人了。你要体谅亲人的难处,不要提出一些过分的要求,而且要在生活中
热泪交织的七天七夜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