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么放下车子,要么放下杯子
已经四五年了,我仍记得报社一位同仁在我们办公室里聊天开玩笑的情景,这个情景成为他四十余年生命的最后定格,因为,那天下午他就驾着他的夏利车钻到一辆大卡车的肚子底下去了,不是人家的问题,是他喝了太多的酒。我们都被震得虚无起来,觉得生命太无常了。车祸,有些时候是个人无法预料的,喝了酒是否开车却是自己可以把握的。可酒后驾车的悲剧越来越多!
这可不是我瞎猜,有关部门统计过,近年来我国因机动车驾驶员酒后驾车而引发的交通事故每年都有数万起之多,驾驶员死亡档案中竟有59%与酒后驾车有关!多可怕啊。要举例说明,光名人的案子就够你听的,远的有洛桑,近的有牛振华;至于普通人,网上这方面的新闻每天都有几条,很多领导干部就是酒后驾驶的“急先锋”,现在又有女性酒司机也来凑热闹。现在人们在家人出门上班甚至到马路对过买瓶酱油的时候,都要叮嘱一句:“走路小心车子!”
这话不假,不是有的行人明明走在人行道上,还有醉酒的司机将车子开上来撞的吗?本刊2005年第8期《灭绝的人性》中讲的就是一个这样典型的案例。一个某省的人大代表,大型公司的总裁,社会公益事业的积极支持者,因为醉酒驾车,身旁又有美女做伴,飘飘欲仙。因与赶早买东西的老人口角了几句,就开着车子将老人追赶至人行道上,并将老人的头颅碾在车轮之下!怎一个酒后失去理智!一个原来人人都要竖大拇指的好人,做了他自己在清醒时候无论如何也想不到的事。车祸可悲!凶手可憎!而真正的元凶就是酒后驾驶。
开了车子,同时又会饮酒的朋友,你们怎么看待那些因为醉酒而夺人性命、使人致残的司机?又怎么想那些因此而残缺的家庭?如果你认为这些离你还远,或者你认为这个世界很大,那些倒霉的事情一定不会找上你,照样我行我素;那么,我就只好劝劝那些既不会饮酒,又没有车子,或者有车却不会饮酒的人了。我劝你们一定好自为之!你们别以为只管走自己的路,遵守一切交通规则就OK。在这个信息与汽车同样发达的年代,酒量与车速共同提高的年代,没有什么不可能!要想获得基本的生存权利,你得做个多面手:一方面要牢记“红灯停、绿灯行”、“过马路要走斑马线”这样基本交通规则;一方面还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提防随时可能蹿过来的汽车。这样还不够,你还要充电,学点脑筋急转弯。最好练就一个只看看外观就知道谁家汽车里有酒气的本领。你会说,这不是特意功能么,没错!你看看,人行道上都是汽车了,酒店门口更热闹……甚至过交通岗时,站在斑马线上、警察眼皮子底下照样得躲避东倒西歪的车子,最近又听说有人坐在自己屋里还被汽车撞了,你说咱不练点未卜先知的本领能行吗?看来,要真有人改不了酒后开车的毛病,咱们往后在哪都得备个航天员那样的防护衣。
我的朋友中,有许多自己开车上班的。我衷心希望所有人在酒杯与方向盘中间懂得选择,牢记那句真理:饮酒不开车,开车不饮酒。否则,我宁愿这世界上从来没有汽车,宁愿家人与朋友们在外出的时候多一些不便。同时,也呼吁那些习惯于在酒桌上劝酒的人,请你们自重一些,吃饭的时候不要再拿那些令人作呕的老把戏来劝酒,尤其不
要劝那些开了车来赴宴的人饮酒,不管你们“处”得有多深、感情有多铁。否则你就是马路杀手的教唆者!
司机一滴酒,亲人两行泪!佳节良辰、走亲访友,难免饮酒助兴,当你拿起酒杯准备觥筹交错、开怀畅饮时,当你酒足饭饱后打开车门预备启动时,千万别忘了你的一
要么放下车子,要么放下杯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