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征文优秀6篇
端午节征文 篇一
春节给人以希望,清明给人以怀旧,中秋给人从欣慰,可端午则给人以和谐。端午,一个中华民族传统的节日,一个值得人们恒久怀念的节日。
说起端午,就能够轻易地联想到一个人:屈原——楚国三就这样结束了自己短暂的一生。然后,很多新的泡泡又从我们的“嘴里”诞生了,在孩子们欢快地 “吹促”下,它们一个个兴致勃勃地飞上了天……下课时,我们就会望见满天的泡泡飘浮在空中。
那泡泡总是一群群的,还有各种怪异的形态:有爱心形的,有椭圆形的,有长方形的,有“8”字形的……五彩缤纷,令人目不暇接,给了我们无尽的快乐,无限的遐想……可是,老师却把吹泡泡当作违纪的事情,从我们课桌里没收了一只只孕育泡泡宝宝的 “母亲”,让我们无比难受与缺憾。我觉得,学校里五彩斑斓的泡泡,是校内里一处美景,仿佛是春天里第一缕彩虹,尽管它们的生命短暂,却充溢无比的活力。
“泡泡节”又是什么意思呢?从昨天到今日,始终似乎是一个吹泡泡的节日,仿佛每人都要打算一瓶泡泡水一样。我清晰地记得去年二月份,大约也是这个时候,也有像今日学校里不谋而合的事,既没有人规定,也没有人啃声过,校内里每个角落都有吹泡泡的孩子,我随口把每年二月的这个时候,大约是十八日到十九日称为“泡泡节”。
我丝毫没有对“泡泡节”做任何打算,也没有志气敢买泡泡水,我喜爱看别人玩,也喜爱别人吹好泡泡给我玩。这两天我们各玩了自己喜爱的泡泡嬉戏,我喜爱用食指指尖轻轻触碰小泡泡,惋惜一到我指尖上它们就变成了水,消逝在我眼中。穿了冬季校服的女同学兴奋坏了,因为我们的冬季校服外层很光滑,而且富有弹性,她们用袖子轻轻一碰,泡泡不会破,却会像体操运动员一样,在空中打回旋,翻跟斗,实在是精彩极了。就这样,泡泡就在我们袖臂间传来传去,不过,没过多少秒钟,又“不翼而飞”了。
看着四周的同学吹着泡泡,我又想起了以前超爱看的动画片“海绵宝宝”,主子公海绵宝宝是吹泡泡的高手,它能吹出各种形态,各种颜色的泡泡,虽然感觉有些像畸形的黄方块,但我还是打心眼里喜爱。
不知呆立了多久,我总是喜爱这些七色泡泡。它们又似球形镜子,把校内里的绿树红花、青瓦高楼,还有一个个欢乐小天使的身影……一切美妙的东西都“揽入”自己的怀抱,呈现出来。它们把自己印出来一切显得更加生气勃勃,树木是彩色的,房子是彩色的,孩子们也是彩色的,一切都是彩色的!
尽管“泡泡节”如此美妙,但也有应付泡泡的强敌,男同学们都知道,水枪是泡泡的克星。水枪一射,泡泡像自己因为被击中,难过地留下了眼泪,几滴“泪水”滴在地上,仿佛在哭诉着自己凄惨的命运。
泡泡节快要结束了,校内里只剩下依稀的几个泡泡,我很想对它们说:“但愿你们命运好,一路走好保平安!”我在心里静默为泡泡们祈愿。顺着泡泡的去向,向它们招手,欢送它们远行。
端午节征文 篇三
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洒白糖。龙船下水喜洋洋。
传闻屈原投江时,人们因为捞不到他的尸体,就用栋叶、芦叶包袱的糯米团投入江中以祭祀屈原。这就是粽子的前身吧。
从我记事起,就记住了粽子的味道。每年端午节,我都会去外婆家,看她包粽子。其次天一睁眼,就能吃到热乎乎的粽子了。那种香甜的味道,那个温馨的时刻,始终伴随在我成长的岁月里。
年年岁岁花相像,岁岁年年人不同。如今,外婆虽然不在了,但我们家还是要持续这个传统,自己动手包粽子。
这天我起了个大早,看妈妈包粽子。只见她娴熟地拿起粽叶,弯成一个立体三角形,托在掌心,再用另一只手抓一小把米放入叶子中,再用绳子扎起来。
看着妈妈如此麻利我也不禁动起手来,我拿出三片叶子,把两片叶子正着放,另一片反着放,夹在中间,想把它们卷成一个圆锥形,可就是要松掉,妈妈看了,笑着说:“左手捏住粽叶的一角,右手将粽叶另一角往里卷,下面用力拉紧,上面放松一些。”初步步骤已经完成,接下来是放米,我在粽叶里插上一根筷子,那调味勺舀了一些糯米放在里面,匀称地摇动筷子,直到把糯米包得紧紧的。我看一眼妈妈,在日光融融的光圈里,她那祥和微笑的侧脸,和外婆似乎。小时候我也是站在外婆旁边看她裹粽子,她边裹边转过来看我,笑着说:“要不要也来
端午节征文优秀6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