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的古诗(6篇)
端午节的古诗 篇一
1、和端午
宋·张耒
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
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
2、端午三首
宋·赵蕃
未泯生前恨,而追没後踪。
沅湘碧潭水,应自照千峰。
端午遍游诸寺得禅字 篇三
(宋苏轼)
肩舆任所适,遇胜辄留连;
焚香引幽步,酌茗开静筵。
微雨止还作,小窗幽更妍;
盆山不见日,草木自苍然。
忽登最高塔,眼界穷大千;
卞峰照城郭,震泽浮云天。
深厚既可喜,旷荡亦所便;
幽寻未云毕,墟落生晚烟。
归来记所历,耿耿清不眠;
道人亦未寝,孤灯同夜禅。
端午节的古诗 篇四
《端午》
唐·李隆基
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
盐梅已佐鼎,曲糵且传觞。
事古人留迹,年深缕积长。
当轩知槿茂,向水觉芦香。
亿兆同归寿,群公共保昌。
忠贞如不替,贻厥后昆芳。
《小重山·端午》
元代·舒頔
碧艾香蒲到处忙。谁家儿共女,庆端阳。
细缠五色臂丝长。空惆怅,谁复吊沅湘。
往事莫论量。千年忠义气,日星光。
离骚读罢总堪伤。无人解,树转午阴凉。
《乙卯重五诗》
宋代·陆游
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
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
旧俗方储药,羸躯亦点丹。
日斜吾事毕,一笑向杯盘。
《七律·端午》
唐·殷尧藩
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
不效艾符趋。
鬓丝日日添白头,榴锦年年照眼明;
千载贤愚同瞬息,几人湮没几垂名。
《端午三殿宴群臣探得神字》
唐·李隆基
五月符天数,五音调夏钧。
旧来传五日,无事不称神。
穴枕通灵气,长丝续命人。
四时花竞巧,九子粽争新。
方殿临华节,圆宫宴雅臣。
进对一言重,遒文六义陈。
股肱良足咏,凤化可还淳。
端午节的古诗 篇五
1、《端午日赐衣》
唐·杜甫
宫衣亦出名,端午被恩荣。
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
自天题处湿,当暑着来清。
意内称长短,终身荷圣情。
2、《日咏盆中菊》
清代·顾太清
薰风殿阁樱桃节,碧纱窗下
端午节的古诗(6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