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讲居住区规划
| 工作总结 | 商务报告 | 项目展示| 商务展示 |
居住区规划的主要内容
1、选择、确定用地位置、范围;
2、确定规模,即确定人口数量和用地大小;
3、拟定居住建筑1)住宅标准
(2)套型与套型比
套型——每套住宅的面积大小和居室、厅及卫
生间的数量
套型比——各种套型的比例
(3)建筑层数和比例
(4)适应当地自然气候套间和居民的生活习惯
(5)节约用地、结合地形
(6)符合城市建筑面貌的要求
(二)住宅的规划布置
1、住宅群体的组合
2、住宅群组合对日照、通风及噪声的
防治
3、住宅群体组合与节约用地
1、住宅群体的组合
(1)住宅群体平面组合的基本形式及特点 (2)住宅群体的组合方式
(3)住宅群体的空间组合
行列式 特点:(-4)
日照好,有利通风
有规律,也富于变化
工程简单,便于施工
空间缺乏封闭感。小空间缺乏停留感
连续性过强时,易显得呆板 丰富空间的措施:
山墙错落——增加停留感及围合性
单元错落拼接——产生体型变化
成组变向——打破单调感
周边式 特点:(-3)
室外场地集中。空间完整,封闭性好
安静、安全
寒冷地区有利挡风
相当多居室朝向不好
不能适应地形变化
不利于抗震
(2)住宅群体的组合方式
1)成组成团的组合方式 -10
组团的一般分隔手段有:
以绿化分隔
以公建分隔
以自然地形分隔
以道路分隔
3)住宅群体的空间组合
1)对比
2)韵律及节奏
3)比例与尺度
4)色彩
5)绿化
6)道路
7)建筑小品
2、住宅群组合对日照、通风及噪声的防治 (1)住宅群体争取日照和防止日晒的规划设计措施
(2)住宅群体提高自然通风和防风效果的规划措施
(3)住宅群体噪声防治的规划措施
住宅群体争取日照和防止日晒的规划设计措施
A 住宅错落布置
B 布置点式住宅
C 住宅偏转布置
D 利用绿化防止西晒
E 利用地形
-22 23 24 25
住宅群体提高自然通风和防风效果的规划措施
A 住宅错列布置。增加迎风面
B 低层建筑布向迎风面
C 迎风面布短栋建筑
D 利用绿化导风
-28 29 31 32
住宅群体噪声防治的规划措施
A 隔开噪声源
B 合理组织道路系统
C 合理布局建筑
D 利用绿化
E 利用人工障壁
F 利用地形
-35 36 37 38 41 43 44
3、住宅群体组合与节约用地
(1)住宅底层布置公共服务设施
(2)合理利用住宅间用地
1)住宅与公共建筑组合
2)空间的借用
3)少量住宅东西向布置
4)高低层住宅混合布置
(3)利用底下空间和采用高架平台
四、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及其用地的规划布置
(一)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的分类和内容 (二)公共服务设施指标的制定和计算方法
(三)公共服务设施的规划布置
(一)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的分类和内容 1、按公共设施的使用性质分类
2、按居民对公共服务设施的使用频率程度
分类
(1)居民每日或经常使用的公共服务设施
(2)居民必要的非经常使用的公共服务设
施
3、按营利与非营利性分类
按营利性
非营利性
按公共设施的使用性质分类
教育
医疗卫生
商业、服务
文化、体育
金融、邮电
行政管理
第十讲居住区规划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