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格局下的新能源安全观
油价正在蹿升。2002年6月纽约市场每桶原油价格为24.29美
元,2005年1月4日上涨至43.91美元,2006年7月14日,更蹿升至78.4美元,在4年的时间内世界原油价格上涨了3.2倍!每桶80美
新格局下的新能源安全观
油价正在蹿升。2002年6月纽约市场每桶原油价格为24.29美
元,2005年1月4日上涨至43.91美元,2006年7月14日,更蹿升至78.4美元,在4年的时间内世界原油价格上涨了3.2倍!每桶80美元的油价已经触手可及。有业内机构分析预测,油价还要上涨到每
桶105美元!油价蹿升使石油消费国的经济不堪重负。油价持续上涨有可能引发石油消费国成本推动型的通货膨胀,威胁了世界经济的健康发展。作为经济安全重要一环的能源安全问题,已经列入了世界各国政府的议事日程。
油价为什么不断蹿升?
一个最通常的解释是世界的可开采石油资源只够消费40年左右了。的确,从历史的眼光来看,包括石油在内的矿石能源已经难以支持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了,人类应该早做准备。但是,英国石油公司公
布的另一组数字表明,全球石油探明储量从1971年的729.4亿吨增
加到2003年的1567亿吨,储采比由28.3年提高到41年。也就是
说,至今为止,新发现的可采石油储量增速比消费量的增长更快。今
后还会有新的油田被发现。因此,在今后10年到20年内,石油的供
求关系是可以实现平衡的,油价本不应蹿升得如此之快。
油价蹿升的根本原因,在于石油蕴藏的地理分布不平衡和西方国家特别是石油垄断集团对石油资源的垄断政策。世界的石油资源主要蕴藏在中东、非洲、拉美的少数国家、俄罗斯和中亚地区。多年来,世界能源的主要消费国凭借自己的资金、技术和军事实力,垄断了世界石油的生产、定价(销售)、运输和加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发展中国家的兴起,世界的产业结构正在发生深刻的调整,能源的消
费结构也在随之调整。但是,西方国家为了自己的私利,仍然竭力维护它们对石油资源的垄断地位:海湾战争是一场石油战争,美国为改造中东而发动的伊拉克战争也是一场石油战争。当前伊朗核危机除了防止核扩散,更深层的背景也离不开该国乃至中东地区的石油资源的博弈。西方国家为了削弱俄罗斯在石油问题上的影响力,不惜耗费巨资修建了巴库第比利斯杰伊汉(土耳其)的输油管道,使里海和中亚地区的石油可以不再经过俄罗斯而输往欧洲。
西方国家总是要求刚刚加入经济全球化大潮的发展中国家开放其商品。市场、资本市场、资源市场,可是他们却总是对发展中国家和经济转型国家关闭市场。这些所谓大国石油博弈的实质,是西方国家要维持其对世界石油资源的垄断。其出发点,是一种只能导致油价蹿升和国际冲突的过时的安全观。
能源安全倍受关注
前不久,俄罗斯政府借主导八国首脑峰会之机,提出了能源安全新概念,推动八国首脑通过了《圣彼得堡能源安全行动计划》。其要点是:各方一致认为,为了确保全球能源市场的透明度、可预见性和稳定性,有必要按照输出国和消费国均能接受的价格进行长期、可靠和无损于生态环境的能源供应,更积极地推广节能计划与可替代能源,实现平衡、稳定的能源保障,八国集团和国际
新格局下的新能源安全观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