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蜜蜂引路 (2).doc


文档分类:办公文档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中心)学校(二)年级(语文)科教案

课题(单元)
第七单元 26蜜蜂引路
 
课 型
 讲读课
教学目的
“莫、斯"等6个生字,会写“讶、谈”等9个字。
(中心)学校(二)年级(语文)科教案

课题(单元)
第七单元 26蜜蜂引路
 
课 型
 讲读课
教学目的
“莫、斯"等6个生字,会写“讶、谈”等9个字。
,理解课文内容。
、认真考虑的道理。 
教学重点
“莫、斯"等6个生字,会写“讶、谈”等9个字。
,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
 感受遇到问题要仔细观察、认真考虑的道理。
 
课时安排
 两课时
 
第(2)课时
教学目的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区别“常常”和“往常"的意思。
2、能领会列宁擅长观察和考虑的特点。 
教学重点
 能结合重点的词句理解蜜蜂是如何给列宁引路的,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能领会列宁擅长观察和考虑的特点。
 
 
教学准备
挂图、录音机
主备人
新燕岭
成员
陈仕莲 黄招连 陈玉慧 练新花
教学过程
老师行为
时间
学生行为
时间
意图
一、复习
1、读写词语,利用生字词语卡片,组织学生读写.
4
1、同桌互相检查评议。
2、指读课文.
5
稳固生字词。
2、指读课文。回忆上节课学习的内容。
二、学习课文
1、引导学生寻找故事发生的起因。学习课文第一、二自然节。
2、组织学生读书,引导阅读交流。
3、联络事情结果,激发学生读书兴趣。
考虑:列宁能找到养蜂的人吗?从列宁的话里,你知道他是如何找到养蜂人的?老师适时启发考虑: 蜜蜂是怎样引路的呢?
3
6
1、边读边画,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相机理解“附近”的意思。
2、体会列宁为什么要去找养蜂人?理解“常常”
和“往常”的意思,结合课文内容,用“因为……所以……”或者“……是因为……"说说列宁去找养蜂人的的原因。
3、结合阅读课文最后一自然节,体会故事情节的生动性。通过朗读理解养蜂人的“惊讶”。
7
15

抓住故事情节上的特点,从因、果入手,适时地进展语言文字的训练,培养学生语感,,激发学生研读故事经过的热情.
三、讨论
1、提出问题,引导读书:列宁是怎样找到养蜂的人?
2、老师巡视,指导学生读书,启发学生可以用语言表达过程、画道路图、表演等方法。
3、老师可以引导学生用上适当

蜜蜂引路 (2)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upcfxx
  • 文件大小56 KB
  • 时间2022-0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