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Q3医疗机构收支制度问题.doc


文档分类:金融/股票/期货 | 页数:约9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9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9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医疗机构收支制度问题
医疗机构收支制度问题,争论的焦点是“政府管不管”和“管多少”的问题,学者们讨论此问题多从经济学角度出发。我国原有的模式是政府全盘代理,也就是所谓的“收支两条线”。
“收支两条线”有两种模式: 一是全额的, 二是差额的。“全额收支两条线”是指公立医疗机构的收入全部上缴政府,其支出全部由政府下拨; “差额收支两条线”是指政府对公立医疗机构实行核定收支、以收定支、超收上缴以及差额补助的财务管理方式。
这一医院财务制度的目的是确保公立医院的公益性并对公立医院进行管理, 即公立医疗机构继续收费, 但必须全额上缴卫生行政部门(收) , 卫生行政部门负责资金分配(支) , 最后由卫生行政部门对这些公立医疗机构实施“绩效管理”。
目前, 有关部门主张在城乡社区卫生服务体系中实行“全额收支两条线”, 而在其他公立医疗机构中实行“差额收支两条线”。推行“收支两条线”的目的, 据说是为了切断医疗机构业务收入与其人员收入的关联, 减少医疗机构在收费过程中的“猫腻”,从而终结“以药养医”的行为。同时, 在政府提供财政补贴的情况下, 公立医疗机构可以维持低价运行, 以保持社会公益性。
优点:
政府全盘操控干预可有效减少医疗机构在收费过程中的“猫腻”,因为卫生行政部门负责资金分配(支) , 并对这些公立医疗机构实施“绩效管理”,监督能力较强。有助于体现医疗的公益性
如果公立医院一味推向市场化的自负盈亏模式,为了自身的生存与发展,公立医院必然难以兼顾基本医疗保障和基本医疗服务,也就造成了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由于市场竞争使医院追求利益最大化,而人民群众又希望医院能够提供更多的公益性和服务功能,这就陷入了矛盾,政府必须出面干预,既满足医院的盈利,又要保证老百姓可以享受到医疗的公益性,便捷性。公立医院“收支两条线”似乎成为政府解决这一问题的不二选择
收支两条线能够将杜绝医生通过过多开药而得到不合法的提成德尔现象,能够保障医生不会滥用药物,这样不仅仅能够减少基层老百姓看病、就医过程中的经济负担,也能够让医生全心全意为基层人民服务而不是为了拿更多的提成而过度开药。
缺点(批判的声音好多……)
原卫生部副部长黄洁夫曾对此明确表示反对,他认为收支两条线是计划经济时代的“大锅饭”做法,实行它就等同于在走回头路。
广东省卫计委巡视员廖新波则认为,收支两条线模式是患者、政府和医院三者之间的博弈。他认为,试图通过收支两条线来满足社会大部分群体的需要基本不可能,但是在政府财政短缺、政府财政非常充裕、举债累累的地区和医院可以接受收支两条线管理模式。
为了提高医护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效率, 使低价运行持续下去, 政府部门必须不断地对公立医疗机构实行“绩效评估”。“保姆式管理”对政府的管理水平要求很高,增大政府的管理成本,可能造成低效率。
长期以来,中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由于医疗服务价格低等原因存在遗留负债问题。加之部分地区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财政补助不足,导致收支两条线管理模式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异甚至被架空。例如,部分医疗机构为了增加额外收入,自设一些收费项目,如延迟退床收费等。
实行收支两条线后,医疗机构收支结余必须上缴相关财政部门,失去了自动支配能力,导致各种服务水平、等级不同的医务人员的薪酬待遇都是相同的。在该财务管理模式下,医疗机构没有权

Q3医疗机构收支制度问题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9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63229029
  • 文件大小300 KB
  • 时间2017-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