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上海外高桥集加工、贸易、转口、仓储、金融、运输、服
务、物流等诸多功能,并在投资、关税、货物保税加工、货物存
储、税收、外汇管理等方面实施优惠政策。对国际航运集团和物
流跨国企业进驻保税区的项目,可率先
实行市场准入和贸易自由化原则;
采取自由融资、自由兑换、适度放宽的外汇管理方式;
通过空运直通式和海运直通式提速国际物流运作。
3.交通优势
外高桥保税区距外高桥港区仅 3 公里,距浦东国际机场 25
公里并有快速通道联接。外高桥港区作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组
成部分,其三、四期工程完工后,预计集装箱年吞吐量可达 400
万 TEU,将占上海港总量的六成以上。浦东国际机场,是亚太
地区重要的国际航空枢纽港,可起降目前世界上任何型号的大型
飞机,目前可满足年 75 万吨货运量的需求,完全建成后,将达
到年货物吞吐量 500 万吨的水平。外高桥港区和浦东国际机场己
成为外高桥保税区物流产业发展的枢纽。
外高桥保税区通过越江隧道和城市轻轨可与上海市区各交通
干线快速连接,通过城市高速公路网可与江苏、浙江等省市腹地
快速连接,通过越江工程可与长江以北城市快速连接,通过沿海
铁路干线可与中国南方城市相接并快速进入全国铁路联网。
4.通讯优势
外高桥保税区建有完善的光缆等通讯基础设施,通讯线路容量共达 16 万门。
开通了 ISDN. ADSL 线路,可提供包括国际国内直拨电话、
传真和电传在内的可提供 DDN 数据专用网、Internet 高速接入、
服务器托管、宽带数据网接入、ISP 国际互联网增值业务服务等
在内的各类 IT 信息服务。
开通了电子政务网、商务网。
二、外高桥保税区物流产业发展定位与功能设计
根据外高桥保税区经济特征、物流产业现状及特点、以及物
流产业发展的优势,外高桥保税区物流产业发展定位确定为:
着眼于保税区向自由贸易区发展的趋势,配合整个外高桥地
区城市化的进程,凭借独特的区位优势,依托海港、航空港和信
息港,利用优惠政策,通过区(保税区)、港(海港、航空港)、
镇(高桥镇、机场镇)联动,大量集聚物流企业,重点发展第三
方物流,形成第三方物流与自营物流、区内物流和区外物流、保
税物流与非保税物流、海运物流与空运物流并存且比例合理的物
流产业布局,将保税区建成以贸易与转口贸易物流为主、兼顾区
域物流和市内物流的亚太地区采购中心和功能综合的现代国际
物流基地,成为世界经济供应链中最具活力和竞争力的物流节点
之一。
发展现代物流产业基地的地理范围应包括整个外高桥地区
(见外高桥保税区规划示意图),而保税区内可以建设若干物流
园区作为物流设施与物流企业在空间上集中分布的场所,以起到加速发展的效果,并发挥带动和示范作用。保税区内不断发展的
贸易企业和出口加工企业尤其是高新技术企业应成为保税区物
流产业的最直接客户,但完整意义上的客户应包括区内外、市内
外和国内外的广大贸易商和制造商。
外高桥保税区在发展物流产业过程中,作为现代物流产业基
地,应开发出以下功能:
一是集约互补功能。从内部产业层面上看,集约功能是指要
有一批物流企业尤其是第三方物流企业在此集中经营;互补功能
是指业内的分工细化,以实现优势互补,形成集合优势。而从资
源的配置看,外高桥现代物流产业基地建设应体现外高桥保税区、
外高桥港区、浦东空港以及规划中的洋山港区在物流功能上集约
和互补。
二是综合运作功能。要实现市场信息、现代仓储、专业配送、
多式联运和市场展示及交易等综合功能,以实现产业运作的配套
化和系统化。还应发挥有效衔接作用,即实现公路、铁路、海运、
空运等多种不同运输形式的有效衔接。
三是辐射带动功能。要凭借优越的区位优势,发挥对国内外
的国际物流通道的辐射作用,以及对长江中上游物流业的带动作
用。
四是其他辅助功能。除了承担以上功能之外,还应在信息系
统的构筑、专业人才
上海外高桥保税区物流产业规划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