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胡枝子在水土保持的作用.doc


文档分类:行业资料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胡枝子在水土保持的作用
论文关键词:胡枝子土壤改良荒山荒地造林拦蓄降水重要建群种
论文摘要:胡枝子生长的土壤从微碱到微酸性。多数树种具有耐干旱、耐贫瘠、耐寒冷、耐热、耐酸、耐刈割等优良特性,可用作水土保持和土壤改良,是荒山荒地造林的先锋树种。胡枝子根系生长较快,主根分叉较多且不十分明显,20cm以下已无明显主根,以细根为主;0—20cm的浅层根系较发达;这说明胡枝子除具有利用深层水分的能力外,还具有充分利用地表水的能力。另外,它的枝条基部还可产生不定根。这些都是它长期适应干旱环境的特有性质。

黄土高原地处中国西部干旱半干旱地区,水土流失和植被退化严重,生态环境恶化,这不仅影响了当地生存安全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也制约了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顺利实施。因此,恢复和重建林草植被、构建完整的森林和草地生态系统是黄土高原生态环境建设的核心。近年来,伴随着自然恢复群落演替的趋势和规律,先前退耕还林还草的耕地已开始由蒿类、禾草类向灌丛群落过渡,出现了胡枝子等优势种组成的半灌木群落。[5]

胡枝子属(Lespedeza)是豆科(Leguminosae)蝶形花亚科(Papilionatae)中一个较大的属,本属植物全世界约有60余种,胡枝子属植物分布在亚洲、大洋洲、欧洲和北美洲的湿润、半湿润地区。我国约有26种, 除新疆外,分布于全国各省区,集中分布于东北、黄河流域和安徽、浙江、湖北等省区以及台湾山地的林缘、林迹地,多生于海拔1000—2000m之间。生长的土壤从微碱到微酸性。多数树种具有耐干旱、耐贫瘠、耐寒冷、耐热、耐酸、耐刈割等优良特性,可用作水土保持和土壤改良,是荒山荒地造林的先锋树种。胡枝子为多年生草本、半灌木或灌木。羽状复叶具3小叶;托叶钻形或线形,宿存或早落,无小托叶,小叶全缘,先端有小尖刺,网状脉。胡枝子为无限花序,生花序位于枝条中上部,每一花序有小花8—22朵,对生,偶数,紫色或白色。苞片小且宿存,小苞片2,着生花基部;花常二型:一种有花冠,结实或不结实,另一种为闭锁花,结实。花萼钟形,5裂,裂片披针形或线形,上方2裂片通常下部合生,上部分离,花冠超出花萼,花瓣具瓣柄,旗瓣倒卵形或长圆形,与龙骨瓣稍附着或分离,龙骨瓣钝头内弯;二体雄蕊(9+1);子房上位,具1胚珠,花柱内弯,柱头顶生。开花顺序由中部向上部开放。也有少数顶部先开放。先期开放的花序,结实率很低或不结实。荚果卵形、倒卵形或者椭圆形,常有网纹,种子1粒,不开裂。胡枝子分布较广泛的野生牧草,胡枝子根系生长较快,具有很强的适应性和抗逆性,既是建立打草场或放牧型草地的优良牧草,又是改良退化、沙化草地的生态型草种,对改变当地牧草品种单一、栽培技术落后、草地建设规模较小以及促进当地生态治理与建设和畜牧业发展,推动产业结构调整等具有重要作用。[4]

根系的蓄水固土作用
胡枝子生长分为前期(5月)、中期(7月)、后期(8月)三个时期。在3个时期中100cm土层内的土壤含水量均呈现逐渐升高的趋势,且变动幅度较大。在干旱少雨的初期(5月),随着气温的上升,地表蒸发大,使得土壤表层水分含量较低,而在雨水充沛的中、后期,由于连续的降雨且持续时间长,使得土壤水分含量升高。在100—200cm土层,阴坡土壤含水量逐渐增大,半阴坡和阳坡呈现高低

胡枝子在水土保持的作用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pppccc8
  • 文件大小52 KB
  • 时间2017-07-22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