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建筑与文化-西北地区
001
002
维吾尔民族
·民族文化起源
·民族建筑内涵
东乡民族
·民族文化起源
·民族建筑内涵
哈萨克民族
·民族文化起源
·民族建筑内涵
俄罗斯民族
·民族文化起源
·民族建筑内涵
维吾尔族是一个多源民族,最主要的来源有两支:一支是来自蒙古草原的回纥人,另一支是南疆绿洲上的土著居民。这两部分人于公元840年大规模汇合,至16世纪初完全融合完成。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维吾尔族人民用勤劳和智慧创造了优秀的文化,有着独特的民族风情。
维吾尔族建筑有其独特风格。房屋方形,有较深的前廊;室内凿壁龛,并饰以各种花纹图案。旧式房屋多系土木结构,窗子较小,房顶开一个窗,通风采光差;维族的传统民居以土坯建筑为主,多为带有地下室的单层或双层拱式平顶,农家还用土胚块砌成晾制葡萄干的镂空花墙的晾房。
还有一种“阿以旺”式住宅,房屋连成一片,庭院在四周,平面布局灵活,前室称“阿以旺”,又称夏室,开天窗,有起居会客等多种功能,后室称冬室,做卧室,一般不开窗。
东乡族是中国甘肃省颇具特色的一个少数民族,其历史、民俗十分悠久,融合发展了多方文化,形成了今天的东乡族,东乡族因居住在河州(今甘肃临夏地区)东乡地区而得名。该民族自称“撒尔塔”(Sarta)。是以撒尔塔人为主,融合当地汉、蒙古族等逐渐形成的。撒尔塔原始意思为“商贾”
东乡族建筑主要有民居建筑、清真寺建筑、拱北建筑三种。居民的建筑风格简单,朴实,实用。式样不多,有窑洞、平房、瓦房、土棚等。民居建筑:窑洞有横穴式和上炕式两种,前者较为宽敞,后者门窗合一,进门便可上炕。庄院有一字院、三合院、四合院、连铺院等。传统庄院以平房为主,主要建筑材料为土弈。
哈萨克民族
周边很多游牧民族部落加入,经过几十年的分化和融合逐步形成了哈萨克族。因此,哈萨克人的族源比较复杂,其中部分由于战争分裂,一部分人脱离脱离乌孜别克汗国,这一部分脱离乌孜别克汗国的人被称为哈萨克人,意为“避难者’’或“脱离者”。牧民们住的是一种轻便而又易于支撑和拆的毡房。
哈萨克民族建筑
毡房是哈萨克族民间建筑,适宜于春、夏、秋季转场搬迁的一种简易住房。冬天则在冬季牧场修建平顶土房。毡房由围墙、房杆、顶圈、房毡、门组合而成,分为上下两部分。下部为圆柱形,上部为穹形。下部圆柱形四周是用横竖交错相连而成的红柳木栅栏构成的围墙。顶部有天窗,覆以活动的毡子,用以通风。有的房顶毡上饰有红色或其他色彩图案。毡房门较小,是雕刻着花纹的双扇木板门,哈萨克语称“斯克尔菜乌克”
民族文化(哈萨克民族等)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