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累运用表示动作的词语
北京小学 李洁玲
三篇课文中的动词用得准确,用得巧,增强了表
达效果。
《小蝌蚪找妈妈》中的“甩、迎、追、披、露、
鼓、蹬、跳、蹦”。
《我是什么》中的“穿、披、落、打、飘”。
《植物妈妈有积累运用表示动作的词语
北京小学 李洁玲
三篇课文中的动词用得准确,用得巧,增强了表
达效果。
《小蝌蚪找妈妈》中的“甩、迎、追、披、露、
鼓、蹬、跳、蹦”。
《我是什么》中的“穿、披、落、打、飘”。
《植物妈妈有办法》中的“告别、乘、挂、炸”。
课后习题
字词句运用
引导学生感受这些动词给人带来的真实感、生动感,并通过用动词说句子,把阅读中学到的词语与日常生活情境建立联系,在运用中发展思维与语言表达能力。
“甩”写出了小蝌蚪灵活地抡动细长的尾巴;
小蝌蚪找妈妈
“迎、追、游”,既写清对象之间的位置关系,又传达出小蝌蚪或急切或兴奋的心情;
小蝌蚪找妈妈
“披、露、鼓”形象生动地勾画出青蛙的外貌和神态;
小蝌蚪找妈妈
“蹬、跳、蹦”连续动作的描写,表现出小青蛙纵身跃起时,身姿轻盈,动作敏捷;
小蝌蚪找妈妈
理解这些动词,要在文本语境中进行,可以采用结合文本情境演一演的方式。
小蝌蚪找妈妈
小蝌蚪找妈妈
练习运用动词说句子是课后练习中的一道题。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结合文本情境、借助插图以及演一演等方法,理解“披、鼓、露、甩”的意思,然后组织学生结合生活想一想怎样运用这些动词说完整句。
我是什么
“落”“打”“飘”
学习第二自然段,提问:“我”在什么情况下又变成了什么?让学生知道云因受冷变成雨,有时也变成“雹子”,到了冬天,变成“雪”。抓住“落、打、飘”,让学生感受科学童话在动词使用上的科学、精准与生动的特点。
我是什么
通常情况下,水在池子里安安静静地“睡觉”,在小溪里慢慢地、轻松悠闲地“散步”,在江河里急速追逐着伙伴,不知疲倦地“奔跑”,在海洋里,有时候腾跃跳蹦、甩着水袖“跳舞”;有时候晃着身子撞击出声音,有节奏地“唱歌”;有时候和来自四面八方的伙伴们集合在一起“开大会”,认真倾听海鸟的发言,仰望蓝天静静地思考,积极参加热烈地讨论。
植物妈妈有办法
乘着、挂住、炸开是三种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
【炸开】
生:(指多个人读)啪的一声,豆荚炸开。
生:(评评读得好在哪里)
生: 我觉得读得快一些好,因为豆荚是一下子炸开的。
生:他把“啪”和“炸”快读,而且声音响亮,因为豆荚炸开的速度快,里面的豌豆宝宝才会跳得更高,弹得更远。
师:“豆荚炸开”换成“豆荚裂开”可以吗?
生:“炸开”是力量很大。
生:“裂开”可以一点一点的裂,“炸开”是一下子就全开了。
师:(电脑播放豆荚在太阳底下炸开的情景。)豆荚是突然间破裂。
……
植物妈妈有办法
字词句运用
通过演一演,理解动词的意思,感受动词运用的准确恰当,精妙生动。
1. 多种形式读3组词语,做到读准字音。
2. 演一演。先同桌演一演,再指名演一演。
3. 说一说每组加点词语的不同意思。
4. 可以适当拓展。
字词句运用
比如,请按照速度由慢到快的顺序排列词语,说出你的想法。
冲过来 跑过来 奔过来 走过来
滴下来 打下来 落下来 飘下来
比如:看老师做动作,选合适的词语,说出你的想法。
(摘)苹果 (拿)苹果 (举)苹果
(捧)苹果
(掰)玉米 (扛)玉米 (抬)玉米
(抱)玉米
动词在文章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动词用得贴切,能使文章生动、形象;动词运用巧妙,会让描述更加传神,还能充分展现人物的情绪、思想、品质,能给读者打下深刻的烙印。
因此,教学中,教师应当采用多种训练方法,让学生丰富动词积累和积极运用动词,在不断建构语言和运用语言的过程中提高语文学科素养。
谢谢
积累运用表示动作的词语课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