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第三章染料颜色与结构.ppt


文档分类:行业资料 | 页数:约30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0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0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第三章染料颜色与结构
*
第1页,共30页,2022年,5月20日,1点33分,星期日
第一节 吸收现象和吸收光谱曲线
一、颜色和吸收
人眼可见光范围380-780nm。
第2页,共30页,2022年,5月20日,1点比I/I0称为透光度,常以T代表。
如厚度l以厘米为单位,浓度c以克·升-1为单位,a称为吸光系数;浓度如以摩·升-1为单位,则a改写为,称为摩尔吸光系数 (以前称为克分子消光系数)。它是溶质对某一单色光吸收强度特性的衡量。
T= I/I0, lgT-1称为吸光度,以A代表 (也称光密度,以D代表)
A=lgI0/I,浓度c以摩·升-1为单位,吸光度A和摩尔吸光系数的关系为:
A=cl
分析染料上染率的测定---分光光度计(手动、自动)
第8页,共30页,2022年,5月20日,1点33分,星期日
三、吸收光谱曲线
从图中可以看出,在某一波段内,有一个吸收带,最大吸光度处所对应的波长称为该吸收带的最大吸收波长,以max表示。
第9页,共30页,2022年,5月20日,1点33分,星期日
第二节 染料的颜色和结构的关系
作为染料,它们的主要吸收波长要在可见光范围内,吸收强度max一般为104~105。要具有上述吸收特性,染料分子结构中须有一个发色体系。这个发色体系一般是由共轭双健系统和在一定位置上的供电子共轭基,即所谓助色团所构成的。有许多除了供电子共轭基外,还同时具有吸电子基团。也有一些染料(为数不多)的发色体系中是没有所谓助色团的.
第10页,共30页,2022年,5月20日,1点33分,星期日
增加吸收波长的效应叫做深色效应,降低吸收波长的效应叫做浅色效应。
增加吸收强度的效应称为浓色效应,降低吸收强度的效应叫做淡色效应。
第11页,共30页,2022年,5月20日,1点33分,星期日
吸收带越窄,说明物质分子对可见光吸收的选择性越强,颜色越鲜艳,反之则越暗。
第12页,共30页,2022年,5月20日,1点33分,星期日
对同系物来说,增加共轭双键系统的共轭双键,会产生不同程度的深色和浓色效应。
增加稠合的苯环,产生深色、浓色效应。例如:
共轭双键系统
第13页,共30页,2022年,5月20日,1点33分,星期日
更多染料的共轭双键系统是由偶氨基联接芳环构成的。例如:
通过偶氨基增长共轭系统产生深色效应,但超过两个以后,深色效应便显著降低了。例如
第14页,共30页,2022年,5月20日,1点33分,星期日
供电子基和吸电子基
许多染料的共轭系统上都接有-OH、-OR、-NH2、-NHR、-NR2等供电子基,产生深色效应和浓色效应。许多染料的分子结构中不仅在共轭系统上接有供电子基,而且还具有-N02、-CN、>C=O等吸电子基,供、吸电子基的协同作用比它们各自单独作用的和要大。
第15页,共30页,2022年,5月20日,1点33分,星期日
第16页,共30页,2022年,5月20日,1点33分,星期日
供、吸电子基之间如能生成氢键则深色应更为显著,例如氨基在蒽醌的1位上的深色效应比在2位上强。
(须配制成溶液)
第17页,共30页,2022年,5月20日,1点33分,星期日
在染料合成中有时采用所谓隔离基的方法把两个发色体系联接在一起,互不干扰而成为一个染料分子,以得到绿色、棕色或其它颜色。常用的隔离基有:
第18页,共30页,2022年,5月20日,1点33分,星期日
分子的吸收各向异性和空间阻碍
分子对光的吸收是有方向性的。
以孔雀绿的吸收情况为例加以说明。
孔雀绿的共轭体系有两个向不同方向展开的共轭轴。其中一个共轭轴较长,吸收带称为x带,max为623nm;另一个较短,吸收带称为y带,max为420nm。以适当波长的偏振光照射,便会出现显著的二色性。
第19页,共30页,2022年,5月20日,1点33分,星期日
第20页,共30页,2022年,5月20日,1点33分,星期日
空间阻碍
第21页,共30页,2022年,5月20日,1点33分,星期日
基团的空间位阻会破坏染料分子的共平面性,产生浅色效应,同时吸光系数也会降低。
红、橙、黄、绿、蓝、靛、紫
第22页,共30页,2022年,5月20日,1点33分,星期日
第23页,共30页,2022年,5月20日,1点33分,星期日
吸收光谱曲线的测定一般都在稀溶液状态下进行。溶剂的性质、溶液的浓度和温度都会对吸收光谱发生影响。
由于分子之间的互相作用,在溶液中染料的吸收光谱随它们分子所处的条件不同而有变化。固体状态的吸收状况较溶液更为复杂。染料的结晶状态、晶体颗粒的细

第三章染料颜色与结构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0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卓小妹
  • 文件大小1.52 MB
  • 时间2022-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