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
“伐无道,诛暴秦”
后期:项羽、刘邦起义
秦末农民战争
前期:陈胜、吴广起义
秦的暴政
西汉建立
一、秦的暴政
▲表现
1、徭役繁重
2、赋税沉重
3、刑法严酷
▲影响:
民不聊
第11课
“伐无道,诛暴秦”
后期:项羽、刘邦起义
秦末农民战争
前期:陈胜、吴广起义
秦的暴政
西汉建立
一、秦的暴政
▲表现
1、徭役繁重
2、赋税沉重
3、刑法严酷
▲影响:
民不聊生
4、秦二世的统治更加残暴
二、秦末农民起义
1、前期:陈胜、吴广起义
——直接原因
遇雨误期
——根本原因
秦的暴政
意义
第一次农民起义
革命首创精神,鼓舞人民反抗暴政
原因
经过
结果
失败
二、秦末农民起义
2、后期:项羽、刘邦起义
◆巨鹿之战:公元前207年
破釜沉舟
有志者,事竟成,
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天不负,
卧薪尝胆,三千越军可吞吴。
大败秦军主力
广纳人才,势力壮大。
进入咸阳,放纵部下烧杀抢掠,失民心。
进驻咸阳,废除秦法,“约法三章”,得民心。
三、楚汉争霸
刘邦
项羽
刚愎自用,众叛亲离,实力削弱。
取得胜利,建立汉朝。
最终失败,乌江自刎。
时间:
人物:
公元前206年——公元前202年)
“西楚霸王”项羽 “汉王”刘邦
四、汉朝的建立:
时间:
建立者:
都城:
公元前202年
刘邦(汉高祖)
长安
(历史上称西汉)
秦
朝
的
暴
政
农民起义
前期
后期
陈胜、吴广起义
项羽、刘邦领导农民军
西汉
的建立
失败
胜利
刘邦战胜项羽
小结
一位老农的自述:
“我家有三子:
老大修长城,多年未相逢;
老二守边关,至今未归还;
老三忙耕田,租税沉甸甸;饭菜不得饱,一家难团圆;
敢怒不敢言,惟恐遭劫难。”
据推测,秦朝全国人口有2000万,你能算算那时每年服役的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比吗?再想想在2000万人里除去老幼和妇女,壮年男子在家耕田的还剩多少?
动脑筋
徭役繁重
15%
所剩无几
?
如果陈胜、吴广在前往渔阳戍边的途中,没有遇雨,秦末农民起义还会爆发吗?为什么?
讨论
大泽乡
渔阳
陈
函谷关
×
咸阳
陈胜、吴广起义为什么能得到各地农民的响应?说明了什么问题?
民心
伐无道-诛暴秦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