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标准化编码 [QQX96QT-XQQB89Q8-NQQJ6Q8-MQM9N]
墙体砌筑施工方案
无锡地铁1号线控制中心及配套工程
墙
体
砌
筑
专
项
施
工
方
案
江苏正方园建一道,墙高超过4m时,墙体半高处增设一道,砌体女儿墙顶。电梯井筒需按电梯样本要求设置圈梁,且间距应小于2500mm。
砌筑墙体钢筋:
构造柱处墙身拉筋布置见附图。
构造柱与墙身连接见附图。
墙高大于4米,在门洞口上方或中间设置混圈梁,梁高及配筋见附图。
后砌隔墙沿墙高设置2φ******@500拉结筋与混凝土柱、墙拉结,每边伸入砌筑墙内≥700(见附图)。
墙体钢筋应从结构混板面按照每皮砖的模数间距小于等于500高度起设置。
砌筑施工
墙体砌筑时,应首先盘墙角,每次盘角高度不应超过三皮砖,随盘随靠平、吊直。
墙体砌筑正反面灰缝顺直光滑、平整。
砌筑采用“三一”砌砖法,即一铲灰、一块砖、一揉压,头缝宽度大于等于2公分,以保证灰缝的砂浆饱满度不应小于80%。严禁用水冲浆灌缝,不得出现明缝。砌体外侧应保持平直整洁。
砌筑砌体时除设置构造柱的部位外,砌体的转角处和交接处应同时砌筑,对不能同时砌筑而又必须留置的临时间断处(临时间断处的高度差,)应砌成斜槎。砌体接槎时,必须将接槎处的表面清理干净,浇水湿润,并应填实砂浆,保持灰缝平直。槎子长度不应小于高度的2/3,槎子必须平直、通顺。
砖墙的丁字交接处,横墙的端头隔皮加砌七分头砖,七分头砖丁面方向依次砌丁砖;纵墙隔皮砌通。
砖墙的十字交接处,应隔皮纵横墙砌通,交接处内角的竖缝应上下相互错开1/4砖长。
在混凝土构造柱根部砌砖墙时,从每层构造柱脚开始,砌马牙槎先退后进,以保证构造柱脚为搭断面。马牙槎内的灰缝必须密实饱满,其水平灰缝砂浆饱满度不得低于80%。(见下图)
填充墙体应由上而下逐层砌筑,每层应留出一皮砌块高度,待砌体沉实后,用斜砌法把下部砌体与上部板梁间的砌块逐块嵌紧、挤实,填满砂浆。当墙长大于5m时,墙顶应与板或梁连接,沿墙长范围楼板或梁底预留
2φ******@1000钢筋,在板或梁和填充墙中锚固长度≥300mm。连接钢筋在填充墙中应采用C20混凝土浇实。
混凝土砖预埋时,应预埋在洞口上下180mm处,中间均匀分布但不能大于600mm。设计要求的洞口、管道、沟槽、埋件等均应在砌筑时准确预留或预埋,不得事后剔凿。墙体拉结筋的位置、规格、数量、间距均应符合设计要求,不得错放漏放。
砌体工作段的分段设置,宜选在构造缝或门窗洞口处。施工需要在墙中设置的临时施工洞口,其侧边距交接处的墙面不应小于500mm,顶部应设过梁。
填充墙的门窗洞口过梁按《钢筋混凝土过梁》03G322-1相应洞口尺寸的过梁选用,过梁断面同墙厚,高度和配筋按图集中荷载等级为一级选用。
多孔砖必须使用无齿锯对整砖进行分割,不能用砍刀。
设置构造柱的墙体应先砌墙后浇灌混凝土。构造柱应有外露面,以便检查混凝土浇灌质量。
浇灌构造柱混凝土前,必须将砖砌体和模板浇水湿润,并将模板内的落地灰、砖渣等清除干净。
构造柱混凝土分段浇灌时,在新老混凝土接槎处,须先用水冲洗、润湿,再铺10-20mm厚的水泥砂浆(用原混凝土配合比去掉石子),方可继续浇灌混凝土。
浇捣构造柱混凝土时,宜采用插入式振捣棒。振捣时,振捣棒应避免直接触碰砖墙,严禁通过砖墙传振。
抗震构造措施:
构造柱满足抗震构造的措施:
①构造柱在与圈梁相交的接点处宜适当加密,箍筋间距不宜大于100mm,上下各设3只加密。
②本工程为设防抗震裂度6度,砌体配筋埋入混凝土内彩用化学植筋,要求每500个植筋不少于1组拉拔试验。
圈梁应闭合,遇有洞口应上下连接。
顶层楼梯间横墙和外墙宜沿墙高每隔500mm设2Φ6通长钢筋。
6、质量检验与质量通病防治
质量检验
砂浆强度等级应以标准养护、龄期为28天的试块抗压的试块抗压试验结果为准。
砂浆试块强度必须符合以下规定:
①同品种、同强度等级的砂浆各组试块的平均强度不得小于设计要求的强度等级。
②任意一组试块的强度不得小于设计要求的强度等级的90%。
③当单位工程中仅有一组试块时,其强度不应低于设计强度等级。
在砌筑过程中,每步架至少抽查3处(每处3块砖)砌体的水平灰缝砂浆饱满度,其平均值不得低于80%。
混凝土试块强度的检验和评定,应按《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执行。
构造柱混凝土应振捣密实,不应露筋或有较多的蜂窝、麻面。
砌筑完每一楼层后,应校正砌体的轴线和标高,其偏差应控制在限值的允许范围内,并在圈梁顶面上校正。
砌体的尺寸和位置的允许偏差。见表。
项次
项目
允许偏差
(mm)
检验方法
墙体砌筑施工方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