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海潮》教案设计
授课题目: 望海潮
课 型 鉴 赏 课
授课时间
学科知识及教学目的
教学目的:
知识和技能 1、品味意境、把握情感,培养诗词鉴赏才能,信息梳理才能。
过程和方法 1、反复吟诵,《望海潮》教案设计
授课题目: 望海潮
课 型 鉴 赏 课
授课时间
学科知识及教学目的
教学目的:
知识和技能 1、品味意境、把握情感,培养诗词鉴赏才能,信息梳理才能。
过程和方法 1、反复吟诵,品味语言,梳理信息,表达交流.
2、学生自主合作学习,体会感悟。
情感态度价值观 1、领悟作者寄寓其中的情怀,陶冶自己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 1、品味语言,把握情感。
教学难点 1、语句鉴赏及炼字炼词。
教学施行过程
一、 导入:(1分钟)
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杭州西湖以其湖光山色之美令古代文人墨客留下了许多千古传颂的名篇,读后令人心旷怡。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柳永的《望海潮》,感受词人笔下杭州的美妙风光。(板书课题)
二、 检查预习(多媒体展示)(3分钟)
1、 正字音
参差cēn cī 堤沙dī 天堑qiàn 珠玑jī
罗绮qǐ 豪奢shē 羌管qiāng 千骑jì
2、 引入作者和背景(多媒体展示)
背景:这首词是柳永年轻时的作品,他从家乡福建崇安前往开封应试,路过杭州,拜谒世交前辈两浙转运使孙何,,柳永以生动的笔墨,把杭州描绘得华美非凡,写景多于写投赠之意。
北宋初期,历经五代战乱,城市人口均不多,而杭州能有十万人家,可和北宋都城汴京媲美,所以柳永便铺陈其繁华富庶。
《望海潮》是柳永创制的新词牌,钱塘江是天下景观,调名当取其意.
柳永(约987-约1053),北宋词人。原名三变,字耆卿,排行第七,景祐进士,官屯田员外郎,世称“柳三变”“柳七”“柳屯田”。他是北宋第一个专力写词的作家,且是长调(慢词)的倡导者,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伎生活,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铺叙刻画,情景交融,语言通俗,音律谐婉
三、诵读全词,整体感知(10分钟)
1、指名学生试读,初步把握词的语音、语速、语调。
2、老师范读,对学生进展诵读指导。
3、师生齐读,强化对词的整体感知。
4、指名学生概述全词所写的内容。(杭州的形胜和繁华)
四、品味语言,鉴赏探究(8分钟)
学生诵读课文,逐字逐句理解文义.(自主、合作交流)
【老师预设】
1、词的上阕从哪些方面描写了杭州的繁华和美丽?
历史沿革、城市规模、市容市貌、特色景观、生活图景.
上阕主要描写杭州山水之美丽,城市之繁荣。写法上层层铺叙,由概括到详细,逐次展开步步深化。各句均有不同侧面:“东南形胜”——从地理角度;“三吴都会”——
从都市角度;“钱塘自古"——从历史角度(概括)。“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写“都会”;“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侧重刻画“形胜”;“市列珠玑,户盈罗绮”侧重突出了杭州的富庶繁华,这几句详细描写了杭州的繁华和美丽.(详细)
2、词的下阕是从几个方面描写杭州风貌的?
词的下阕,首先从湖山胜状、四时风物、昼夜笙歌和湖中人物四个方面穷其美妙风貌;极写杭州百姓之安居乐业。
望海潮教学设计(肖莉蓉)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