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民办高校辅导员的职业生涯管理
摘 要:在民办高校快速发展的今天,民办高校辅导员是不可忽视的中坚力量,辅导员的职业生涯管理成为关注的焦点。本文通过对民办高校辅导员职业生涯现在分析,提出民办高校辅导员职业生涯发展的一些措施。
作。
(二)民办高校辅导员职业生涯发展迷茫,造成职业生涯管理模糊
1、民办高校辅导员职称评审不明,造成职业生涯发展受限
近几年来,民办高校的辅导员大多具有研究生学历,曾做过学生干部,综合素质良好,具备较好的潜质,但是很多学校对辅导员究竟属于什么系列划分不明确。与专业教师相比,辅导员整天忙于学生事务,占去大量时间;在教学与科研成果方面不如专业教师,在职称评聘等方面没有优势。
从政工系列看,都说辅导员队伍是学校后备干部培训和选拔的重要来源,但是,得到晋升的毕竟是少数,许多辅导员都面临着发展机会少、出路窄的局面, 对发展前景持不乐观态度,时刻在为被换岗提心吊胆。
2、辅导员工作认同感低,辅导员工作成为跳板
虽然国家出台了各种文件政策肯定了辅导员的重要性,但在现实工作中,一方面,有些人瞧不起辅导员,不把辅导员看作是教师,认为辅导员工作无足轻重,没有技术含量,很多人都能干好;另一方面,辅导员自身对所从事职业的不怎么认同,认为辅导员工作没前途,只能作为跳板。因此,不少人认为辅导员工作是短期行为,是临时过渡性的工作,等条件成熟后就转为专业教师或行政干部。
3、辅导员收入单一、待遇低,无法安心做好工作
辅导员收入单一,除获得学校的工资和补贴外,再也没有任何其他经济收入;再加上辅导员工作时间很不固定,晚上加点、周末加班成了家常便饭,根本没有时间从事第二职业进行创收。而且辅导员的收入与其辛勤付出严重不成比例,牺牲的休息时间往往没有得到相应的报酬,电话费、交通费等也少有补贴,且因辅导员职称普遍不高,造成专业教师与辅导员的收入差距明显。由于辅导员工作要求高,而工资待遇又偏低,这一高一低反差太大,造成辅导员心理失衡,无法安心做好工作,严重地影响到他们工作积极性的发挥。
二、民办高校辅导员进行职业生涯管理措施
(一)辅导员从自身条件出发,设计自我职业生涯发展规划,明确自己的人生志向
所谓志向,反映着一个人的理想、胸怀、情趣和价值观,影响着一个人的奋斗目标及成就的大小。对于一名民办高校辅导员来讲,是否热衷于学生思想教育和管理工作,是否愿意为学生有所付出,成就一翻事业,在整个职业生涯设计中是至关重要的。这不仅要对自身的兴趣、爱好、能力、素质有清楚的认识,还要认识学校工作环境,只有这样才能使职业生涯设计具有科学性和实践性。在设计之中学校相关部门应该为辅导员提供科学的指导,帮助他们通过科学量表进行测试和分析,对自我作出科学的评价,以作为职业生涯设计的科学理论依据。
根据自我评估和学校评估的结果,辅导员可以比较客观地认识自己。从具体工作实际出发,确定自己的职业发展目标,进行合理的职业生涯设计。设计应该有短期目标、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各目标要相互联系,彼此相承。
(二)民办高校应该为辅导员职业生涯管理提供科学的指导和帮助
第一,校方必须利用各种机会向辅导员宣传学校的发展目标、发展思路和学校人力资源开发的策略等,使辅导员的个人目标与学校发展目标相
浅议民办高校辅导员的职业生涯管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